“娃娃的名字不好聽嗎?”娃娃眨巴眼,疑惑地看向母親。
正巧慕容秋荻帶雀兒走出來,聽了一耳朵,直接笑道:“娃娃就叫娃娃。我覺得挺好聽。”
娃娃掙紮著跳出苗母的懷抱,歡蹦向一身白鍛錦袍的慕容秋荻。
她天真道:“宮主喜歡,小公主就喜歡。”
“哈哈……”慕容秋荻大笑,伴隨她的彎身,側頭的紅綾飄帶隨烏發垂落下來。
她捏了捏娃娃的小巧臉蛋,微笑道:“咱們的小公主就是可愛啊。”
書中,娃娃是一名極為複雜又慘又被命運驅動的女配。
苗母一家三口從南麵的苗族前去洛陽附近謀生。
彼時因為族群的排外性,他們作為苗人不被待見。
苗仁鳳做得是底層最苦最累、工錢也最少的活。但他依然保有赤子的俠義之心。
在慕容秋荻看來,“他是不幸遇上謝三少”,並把這個禍害帶回了家。
彼時,不過十四歲左右的娃娃又成“既見公子、雲胡不喜”者。甚至在青樓時,她還差點成了謝三少的女人。
書中,娃娃的經曆極為複雜,後麵還被嫉妒癡狂的訴求者帶走,成為背刺她得一把刀。
甚至,娃娃還跟訴求者生的孩子小壞蛋有了愛情的瓜葛。
這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女孩,她也是令謝三少從“絕望”中覺醒的女孩。
包括苗仁鳳,他是為保住“謝三少沒死”的秘密而枉死的。
這一家苦命人全是謝三少再次重出江湖的踏腳石,是他的覺醒之劍。
慕容秋荻知道娃娃的故事,進而提前帶回這一家人,予以吃穿住行,給予最大的幫助。她要看看在不久的將來,沒有這一家人的死亡助力,那位“拋妻棄子”的江湖俠客又是如何從“假死複生”中走出來。
**
洪武二十九年,利源錢莊從南到北已有十八家分號,終於入了官家的眼。
慕容秋荻釣的大魚終於要上鉤了。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落局棋子也有先後,不讓人如意的時候。
慕容秋荻在明月宮的聽風樓沉吟半響後,親自去了七星塘的慕容山莊。
她跟慕容莊主為此事,商量好幾天。
最後,兩父女還是決定把利源錢莊的股份分出五股交給錦衣衛,帶回給官家。
慕容莊主擔心官家覺得股份少,會被反詰。但是,官家近來的身體已不太好。
在慕容家把利源的股份上交後,官家雖沒有明賞慕容家,卻賜給慕容家一副金字匾額:慕容世家。
這對於一直耿耿於懷當初聖上把“天下第一莊”的匾額給到神劍山莊的慕容莊主來說,此金匾彌補了他這一生的遺憾。
他笑不攏嘴。
自此,他再沒有在慕容秋荻的麵前提起那塊紅底黑漆的“天下第一莊”的匾額一事。
十八年之約,爭奪匾額一事,似乎漸漸地被慕容莊主淡忘,直至再也不曾提起。
或許是了了一樁心事,慕容莊主的身體因早年在江湖、戰場受的傷陸續犯出來。
大病沒有,風濕感冒的小病時斷不斷。
慕容秋荻端茶送藥照顧慕容莊主兩日,就被嫌棄礙眼。
她做照顧人的事大喇喇不說,還三天二頭有人找她辦事。慕容莊主想要同夫人親近,直接把女兒轟回燕子磯的明月宮。
但是,江湖上又傳出慕容大小姐孝順父母的美名。
慕容秋荻雖然解決了一直以來慕容莊主的顧慮,但是她的顧慮並沒有解決。
此局布置是為釣未來成帝的燕王,但是現在被太/祖提前得了利源錢莊的股份,收獲回來僅僅是一塊沒啥用途的匾額,這筆買賣對她來講虧大了。
以錢莊換女學遍地開花一事,還得重新籌謀。
**
這一年,謝家二公子謝曉宇戰死。
他死於劍客燕十三的奪命十三劍。
他沒有謝三少神劍的光環,戰死或許是他最終的宿命,逃得過陰山群鬼一次,卻逃不了這江湖宿命般的第二次。
此時的燕十三已名動江湖,一手奪命十三劍從無敗績。
謝家對於這次的失利,謝莊主揚言江湖,為三兒謝曉峰定下與燕十三的生死之約。
由此可見,謝玉生對“天下第一劍”的看重程度,同慕容正對“天下第一莊”匾額的執著程度是不相上下。
大概,這就是他們心目中的江湖,名望、名聲勝過一切。
**
揚州府李宅,謝大小姐因早年小產至今未孕。
李公子為“無後不孝”的名聲,迎娶明玉樓玉娘子做妾。
謝大小姐對此的回應是憤而離家,回了神劍山莊,自此避世隱居,似乎沒有逃脫七年之癢的魔咒。
世界的命運軌跡似乎有祂自行要走的道。
當年李府有關的眾人躲開了陰山群鬼的絕殺,卻在命運交織的網絡上出現各種不同的命數。
書中,此時的三少爺謝曉峰已經十六歲,名揚江湖。
但現在的情況是因謝曉宇敗在燕十三的劍下,謝家的天下第一劍招牌黯淡無光。
同樣,謝曉峰為這塊金子招牌重新放光,手握先祖謝天的天下第一劍,不斷在江湖上懲奸除惡,樹起俠肝義膽、正直俠義的美名。
他的劍法絕豔驚才,天下無雙的聲譽也越傳越廣。
謝家的名聲因他的橫空出世,再次複起放光。
**
“宮主姐姐,這個謝三少是誰啊?”娃娃好奇地看著慕容秋荻手中的小條,盯在那六個字“謝三少謝曉峰”上,好似如有魔力般吸引她。
“一個男人罷了。他還能再興風作浪個十年,因為殺的人太多,背負的太多,就會想要逃避。
自此後,他會一蹶不振……”【直到遇上你,被你一家以命救贖,嗬。】
慕容秋荻的心思從來是一步看遠景,思慮到位。
但是,利源錢莊失利一事,一直以來成為她心裡不得勁的一根刺,進而做事越發小心謹慎。
因她的心思重,話又多,小小的娃娃委實聽不太懂話裡的意思。但是,她抓住最後的詞語,好奇地問道:“什麼是一蹶不振?”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