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旦斐潛的行動過於明顯,讓人察覺到了真實的目標,那麼不管從官麵上還是從周邊的士族中間,都會引發軒然大波,搞不好就成為了眾矢之的。
尤其是袁紹。
彆看現在斐潛手下兵卒不少,但是要和二袁相比,還是無法抗衡。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沒有人口基數,根本耗不起。
袁紹打光了一兩萬人,隻要在鼓動鼓動,募集募集,又是一兩萬的軍隊可以迅速的開出來了,冀州、豫州人口密集度在整個的大漢最高,這個可不是虛的……
所以現在絕對是無法和袁紹剛正麵的。
要達成自己的目標,又不能引起袁紹的注意,並且還必須有充足的理由讓大多數人認可,斐潛琢磨了好幾天,吃不下睡不著,終於是想出了這樣一個方案,也迅速得到了徐庶和賈衢的認可和補充。
因勢利導。
就像是王邑聽了,都覺得斐潛是在投機,而不是謀略一樣,絕大多數人也會因此而忽略了斐潛這個行為後麵的戰略意義。
畢竟這個行為,確實是投機性太強了。
黑山張燕勢大,幾乎沒有任何郡縣兵卒敢單獨對抗,出兵圍剿就意味著後方薄弱,被張燕派遣邊路偷襲不是鬨著玩的,因此大多數的郡守和縣令都是保守為主,不會考慮進攻張燕。
張燕崛起之時,正是邊章、韓遂在隴右起兵,威脅三輔的時刻,漢靈帝拆東牆補西牆,結果還是補不下去了,便隻能是重點關注京兆地區,黑山軍得以借此機會膨脹而大,最終發展成為了朝廷不能討之的地步。
張燕此人在接任了大統領職位之後,可能也不是想一輩子就當一個匪徒,因此便派人向漢靈帝表示請降,困於西北戰事的漢靈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無奈之下封了張燕官職,等於是承認了張燕對於太行山一代的割據行為。
張燕也知道所謂的平難中郎將沒什麼卵用,因此除了頭銜之外,張燕還向漢靈帝要來了舉孝廉的和上計吏的權限……
舉孝廉的和上計吏是普通民眾從白丁轉變成官身的必須的流程,因此張燕實際上是想建設出自己的府衙,但是畢竟出身太差,除了一些被迫無奈的,根本沒有人會去考慮從張燕的手中獲取這樣的兩個進身的途徑,因此張燕的對於整個黑山軍的管理也一直跟不上發展,整體的架構有點像是胡人的部落式聯盟。
但是人口一多,待在山上,吃穿就有問題了,因此這些年頭,黑山軍抄掠上黨,河內,到冀州、兗州打秋風的次數不要太多,也是讓這些受害的郡縣很頭痛的事情。
在這期間,大將軍何進死了,西北邊軍董卓進京,袁董的反目成仇,並州刺史丁原被殺,並州邊軍名村實亡,而另外一隻比較有戰鬥力的邊軍,幽州公孫瓚忙著針對烏桓……
後來袁紹在冀州站穩了腳跟,手中握住冀州牧,自然要做出一點“牧”的樣子來,因此就瞄上了被冀州士族長期引為詬病的黑山賊軍。
再加上不知道是不是張燕老家位於北地,因此對於打擊胡人的將領頗有好感,還是黑山發展的方向魏郡、東郡、陽平郡等黃河中下遊地區恰恰是袁紹的勢力範圍,雙方的衝突遂不可避免,因此,張燕和公孫瓚雙方聯盟,共同對抗袁紹……
在這個節骨眼上,斐潛的行為自然會受到袁紹的欣然歡迎,並且說不定還會提供一部分的兵糧支持,期待斐潛能在黑山軍的後院添上幾處火頭。
同樣深蘊士族往來的袁紹也不會僅僅指望用點糧草就能讓斐潛賣命,自然會考慮並州刺史的相關問題……
如此一來,斐潛的整體規劃才能夠順利實現。
“回去便拔營,啟程出發!”斐潛下令道。
雖然整體設想不錯,而且截至到現在的行動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自己這另辟蹊徑的戰略究竟能不能落到實處,還要看後續的事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