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九章 未雨綢繆(1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3864 字 7個月前

一  斐潛覺得自己就像是被無形的鞭子抽起來亂轉的陀螺,絲毫就沒有停下來過,剛剛才和徐庶、崔厚敲定了關於商隊的貿易和傳播相關流言的事項,便又找到了棗祗,在田間地頭,查看關於試驗田的相關數據和問題。

漢代耕作,整體來說自然是沒有後世那麼的精細,田間的株距、耕深、追肥等等問題,都很大程度取決於老農的個人經驗,看著天時而定,並沒有形成一個比較係統規範的模式。

不過這隻是相比較後世而言,而在現在這個時間段,估計也就隻有羅馬的農業才可以和漢代大略相抗衡。

在漢代,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後世見到的蔬菜瓜果,都已經見到了,當然那些舶來品暫時還是沒有的。

“麥”是北方主產,也是平陽這一帶種植最多的,同樣也占據一部分的是“黍”和“粟”,至於“稻”,則是大河以南種植的較多,主要在荊州和揚州一帶。

雖然漢代的時候,多數人還是喜歡“粟”,但是因為小麥磨成的麵粉可以提供出大量的熱量和養分,也可以製作成為軍用硬麵餅之類的提供長途行軍使用,所以出於綜合方麵的考慮,平陽這一帶區域,自然是要求以種植麥為主。

除此這些作為主食的作物之外,平陽這邊還有種植“菽”和“粱”,另外還有一部分“麻”,這些都是適宜在大河流域生長的農作物。

蔬菜類的,基本上就是以“菘”、“蕹”、“韭”、“芥”、“芸薹”、“蔓菁”為主,當然像什麼白蘿卜,大冬瓜之類的也是有一些。

似乎是所有統治者的共同觀念,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是最好糧食生產者,也是最好的兵源,同時還是國家的賦稅承擔者。這種觀念,甚至是橫貫中外,縱穿古今,現在在西方的龐大的羅馬帝國當中,甚至表示,從事農業的人,是絕不心懷惡念,是國家最堅強和最驍勇的戰士,所以稱讚一個人是一個好莊稼人,一個好農夫,也就是對他最大的讚美。

就像是諸葛出山的時候也以鄉野村夫自稱……

鄉下人,這個詞在漢代真不是一個貶義詞。

“子敬,接下來的麥暫時不種了……”斐潛蹲在田間地頭之上,用手握了一把泥土,感覺了一下泥土的粘度和濕度,對著棗祗說道。

棗祗有些迷惑,不理解為什麼斐潛會說出這樣的話語來,“不種麥?那麼要種什麼?”

小麥,份冬小麥和春小麥。

長城以南,基本上都是以冬小麥為主,而春小麥則是在更北的區域。冬小麥,如果要種,也就是基本就在這個時間點翻田播種了,然後春天的時候冬小麥就會開始拔節,在五六月份的時候就進入成熟期,可以收割了。

但是問題是……

斐潛將手中的土壤拋回地上,皺了皺眉,土壤有些乾燥,這樣就不太好了,不知道今年的冬天會不會下雪……

現在斐潛既擔心下雪,又擔心不下雪。

“子敬,有沒有感覺今年更冷了些?”斐潛哈出一口氣,望著氣息在空氣當中變成長長的一串白煙,然後迅速在寒冷的秋風當中消散。

棗祗思索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