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東南西北,但是這玩意,喜歡混亂,越是混亂無序,便是越好傳播。
曹軍此處,也同樣出現了瘟疫的症狀,有兵卒生病,然後死去,但是和江東混亂所不同的是,當滿寵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就拿出了『小抄』。
『清除營地周邊,所有糞便尿液!張屯長,這事情交給你,掉給你五十民夫,今天必須清理乾淨!』
張屯長愁眉苦臉的接了令。這活最臟最累,但是又是軍令不能不做。
『李隊率,給你五十民夫,去縣城征調燒製蜃炭,三日內至少要繳納五車!少一車唯你是問!』
蜃炭,就是生石灰。
搞這玩意也不是容易的活。幸好下邳廣陵都臨近海邊,否則一時之間要搞貝殼還真心不太容易。雖然明知道不容易,但是李隊率也隻能領命。
其他的活計其實也不輕鬆。
『從今日起,所有民夫編隊,推選隊率,施行連坐!』
『病亡屍首一律焚燒之後掩埋,不得延誤!』
『死魚死蝦死老鼠,諸多死物,一律不得食之!』
『棚區挖出水渠, 引活水入內!所有房屋棚室,從下風之處始, 熯萩禳祓!』
『新開病營, 另建茅房, 鋪設蜃炭,設立柵欄!』
『病亡之人, 衣物器物,一律焚毀掩埋!』
滿寵一條條的交代著,然目光微微下垂, 落在了桌案之上,又核對了一遍,發現沒有什麼紕漏,便是沉聲說道:『諸位各司其職,齊心協力, 此等瘟疫, 不日可滅!去罷!』
中軍大帳之內大大小小將校轟然應下, 然後出去紛紛行動起來, 營地之內頓時一陣人喊馬嘶,但是並不顯得混亂, 反倒是在各級將校的帶領之下, 漸漸的開始進入到了有序的過程之中。
滿寵緩緩的呼出一口氣。
他也沒有想到會碰上瘟疫。
但是滿寵的優勢,是他麵前的『小抄』,一份從郭嘉那邊傳出來的,關於關中三輔對應潼關瘟疫,以及收容流民的相關章程。
瘟疫的病症其實不難差彆,嘔吐腹瀉快速致人死亡, 並且具備傳染性, 就基本可以判定是瘟疫,雖然滿寵不清楚,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也沒有人會搞清楚這些瘟疫究竟從什麼地方來,又因為什麼而傳染開,但是並不妨礙滿寵根據這一份『小抄』來做出應對的措施。
在大漢當下,麵對瘟疫最為重要的,不是救人,而是防禦。因為有限且簡陋的醫療環境,根本就無法對於染病的患者進行救治,唯一的有效措施就是建立隔離帶,像是將山林裡麵開出一條光禿禿的隔離帶一樣, 即便是某一區域燒光了, 隻要不燒到另外的地方就可以,最後隻要被燒的地方火慢慢的熄滅,火災也就過去了。
這種方式多少有一些無奈,但也是當下最好的應對策略。
隻需要給與民夫,或是流民一定量的吃食,這些民夫流民什麼的就不會去抓那些老鼠,亦或是吃那些死物,從而減少對於瘟疫的感染幾率,也就避免了繼續生病範圍的繼續擴大。
一整套的收攏流民,賑災防治的『小抄』,其實每一條都是言簡意賅。郭嘉特意從關中三輔之內帶出來,然後在曹操周邊的這麼一圈政治上層,也有拿到了備份……
其實在郭嘉的小抄之前,老曹同學就對於驃騎軍中的各項衛生條例有些參照了,這年頭原本還真沒有什麼『衛生條例』,不光是普通的民眾,就連士族子弟也不例外。就算是到了晉代,不是也有很多士族子弟甚至磕了五石散之後,以敞胸露懷捉虱子為風雅麼?
最初包括滿寵在內,許多士族子弟都對於這些東西不以為然,更不覺得這些『小抄』有什麼實際的價值運用,但是荊州流民的事情,確確實實在曹氏上下,以及滿寵這些人臉上吧唧響亮的扇了耳光。
尤其是曹真。捂著臉回來了。
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曹軍上下注重開始推行這些衛生條例。
也是同樣的原因,滿寵等人才對於這些防治瘟疫的『小抄』格外重視起來,甚至會攜帶在身邊……
『驃騎……』滿寵慢慢的摸了摸桌案之上鋪開的這些小抄,然後從喉嚨裡麵咕嚕了一聲什麼,最終成為了一聲輕輕的歎息。
……(??д??)……
在青徐之間,瘟疫蔓延起來的時候,斐潛卻帶著手下一幫子人,到了長安城外的玄武池當中檢閱最新的船隻建造情況。
古代想要運輸好,輪子和腿少不了。
四條腿的地上跑,船隻裝輪水上飄。
對於斐潛來說,想要管控碩大一片的區域,騎兵非常重要,但是水軍也同樣的重要,而在水軍之中,最為核心的,就是船隻。
不同的船隻,不同的風帆,不同的技術要求,不同的航道適配。
在斐潛之前,大漢的船隻需求便是大而全,全而美的類型。
或者說一直到了明朝,船隻的製造指導思想依舊是如此。
小的容易翻,那就造大的。
單根桅杆風力小,那就上三根,再不行搞五根,九根……
舸、艇、扁舟、輕舟、舲舟、舫舟,戈船、橋船、艨艟、鬥艦、樓船!
看著似乎有許多,但是實際上其中技術含量,亦或是品種區彆並不是很大,有的乾脆就是小一號,或是大一號的區彆而已。
華夏造船的曆史,早於前秦就已經是很大的規模了。
因為在秦始皇在以武力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封建褚侯幾百年混戰的局麵之後,為了鞏固統治,並且震懾六國殘餘的舊貴族勢力,秦始皇開始巡遊大秦疆土。在秦始皇第五次巡行的時候,帶著龐大的巡行隊伍就到了雲夢大澤,遙望九嶷山祭了虞舜之後,就浮江而下,經過丹陽,到錢唐,渡錢塘江,上會稽山,祭祀夏禹,然後回吳地,再乘海船北上,沿秦國東部海岸北航至琅邪,算是最早的大規模的國家性質的沿海巡遊。
以後,秦始皇的巡行隊伍在芝罘登岸,在那裡刻石記功。這是秦始皇的最後一次巡行,他一路上由乘車換乘船,從內河到航海,經過了幾個月時間。
可以想象,當時如果沒有航行設備齊全、航行性能較好的帝皇禦用船隊,秦始皇是不可能在江湖大海中進行多次長時間的巡行活動的,更不用說在海麵上巡遊了。
當然,其實秦始皇東巡麼,其中也有些想要得到所謂海上神仙的『仙丹』渴望在推動……
畢竟當時陸地上的大部分都被秦始皇征服了,唯一還沒有被秦始皇掌控的也就剩下大海了。
隻可惜秦始皇等到魂飛魄散,依舊沒等到東海仙山的消息。
其實在那個時候,秦始皇若是像是斐潛一樣,宣稱的不是個人的成仙長生,而是說東海有金山銀山,有無數金銀遍地,寶石成河雲雲,說不得早就會有大秦帝國的船隻踏上了邪馬台了。
華夏明確的涉足『東海』的時間,比後世許多普通人所認為的時間都要早。晉國陳壽在《三國誌》當中就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介紹了東倭的一些情況。說明至少在三國期間,就已經出海登陸到了東倭了。
而且孫權有可能用的是內河船出的海……
斐潛當下在玄武池,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將船隻的一些科技樹先點出來,然後再構建出貫通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
畢竟前秦的時候都能有九條馳道,沒道理三四百年的漢代反倒是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