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國數十萬大軍集結完畢,發出征討奸佞的檄文,立刻出兵。
吳軍大營內。
吳王項弼、項賢、眾將們正在看地圖。
“朝廷有中央主力軍五十萬、地方守備五十萬,高達百萬之巨,看似實力強橫的不行。可是分散在各地,並不集中,外強內弱而已。
北方有朝廷主力三十萬精銳騎兵,防備匈奴四五十萬大軍南下。
南疆駐紮有十萬精銳步兵,防備閩越等南蠻叛亂。
這兩支軍隊,不敢輕易調動。
金陵帝都有精兵十萬,也是僅有的後備軍。平時綽綽有餘,但是戰事就有些緊張了。
此外,大楚朝廷的五十個郡,每個郡也都有一萬左右的地方常備兵馬,用來震懾流寇和地方強豪,令其不敢造反。”
“我吳國真正的大敵,是金陵帝都的十萬主力。還有其他一些零散的兵力。”
“我吳國從會稽郡出發,可以直接撲金陵城這個帝都。拿下帝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便在我手!
但是...這顯然不是什麼上策。
這地圖上,金陵城、宛陵城、吳縣城,三座大城為三角,相隔五百裡遠。
金陵帝都乃是天下第一巨城,高大堅固。有三萬禦林軍、七萬常備軍,都是朝廷的精銳,十分強大,難以攻打。
必須超過五到十倍兵力,百萬大軍,輪番苦攻,才有望攻破這座天下第一堅城。
要打下金陵城,短則一二月,長則半年之久。
必須集結所有諸侯之力,才能攻打下來。
而丹陽郡的宛陵城,在金陵城的西南側翼。宛陵城有一萬守備兵力,實力很弱,就算臨時擴充也頂多數萬左右。
一旦我吳國攻打金陵城。
朝廷的其他軍隊,隨時可以從宛陵城出發,從後麵直接撲向會稽郡吳縣,抄我吳國的老巢地盤,斷我後路。”
吳王項弼沉吟著。
他年青的時候曾經上過北征匈奴戰場,經常身先士卒,斬將拔旗,為項家皇族的第一猛將,對打仗是非常精通。
他在大楚皇朝軍中的威望也是相當的高,否則也不會如此的蔑視,曾經打過敗仗的皇帝項燕然。
這次吳國起兵造反,他自己就是領兵征戰的大統帥,指揮吳國的眾將領。
“我軍先打宛陵城,才有足夠的安全空間。
宛陵太守謝安然,一個毛頭小子,文弱風流書生,從來沒有打過仗。本王一把就能捏死他!
本王拿下丹陽郡,手握會稽郡,一東一南夾擊金陵城,我們吳國大軍便可後顧無憂。
我大軍從容的駐紮在金陵城外,等待帝都決戰。
剩下的,就看楚王、齊王、趙王等,率領大軍南下彙合,圍攻帝都,滅了狗皇帝。”
吳王項弼定下大計,朝眾將道。
“可是,我們去打宛陵城。皇帝會不會趁機派兵,攻打吳縣?”
世子項賢擔心道。
“不,帝都軍隊絕不敢出城,帝都隻有十萬主力,守城有餘,進攻可就未必了。
皇帝一定會留兵守金陵城。一旦分兵出城,最少要派出五萬兵馬才敢來攻打我會稽,否則那是送死。
金陵帝都空虛,剩下五萬而已。楚王、齊王、趙王一旦南下撲向金陵,皇帝便是熱鍋上的螞蟻,豈能坐得住?!
再說,皇帝要是派五萬兵馬出城,攻打會稽。
那我立刻率二十五萬大軍,去滅了他這城外的五萬主力。再去攻金陵城,頃刻便可攻下,天下易主。
所以,皇帝最保險,就是十萬主力守金陵,待其它地方的兵馬前來救!隻要帝都不失守,他就能穩如泰山。”
吳王項弼不屑道。
“大王高明!”
“我等立刻攻打宛陵城!”
眾將紛紛佩服。
吳王項弼、世子項賢,和眾將率領二十五萬大軍,撲向宛陵城。
“父王,兒臣帶兵一萬,直撲丹陽縣城。小昏侯和丹陽郡主的封地,就在丹陽,正好滅了丹陽,報仇雪恨。
丹陽縣守城兵力不過一百兵丁而已,縣民不過三萬!兒臣一萬大軍,一舉拿下。”
項賢躍躍欲試。
他也想過一把領兵打仗的癮。
硬的打不過。
軟柿子,總能捏一下吧!
這丹陽縣區區百名兵丁,一波就能拿下。
“好,我吳王之子,早就該上陣打仗了。撥你三千主力、七千雜兵,共一萬兵馬,拿下丹陽縣。”
吳王大笑。
“世子定然旗開得勝,拿下首功!”
眾將們轟然大笑,跟著拍馬加速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