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年的夏天,大唐的第一個商會在洛陽成立, 其中藥商在洛陽疫情中貢獻突出, 被朝廷將其功績記錄在冊。
三個月後,太上皇李淵駕崩, 舉國同悲。天子李世民為父守孝, 皇太子李承乾監國。
與此同時, 一直在慈恩寺的魏王李泰, 也回到了長安城中。
太上皇駕崩後一個月的深夜裡, 皇後殿下為當今聖人生下了一位小公主,新生命的到來,好歹衝淡了聖人心中的悲痛。
因為太上皇駕崩而茶飯不思的聖人李世民,在看到了小公主之後,總算是稍減傷痛, 為小公主封號新城。
在東宮的蘇妧此刻正在崇文殿裡陪著太子殿下一起看書, 經曆了太上皇李淵駕崩, 皇太子監國,和如今小公主新城降臨之後,這對年輕的夫妻也迎來了他們一起度過的第一個冬天。
崇文殿裡的地龍開得很足,蘇妧趴在殿中的軟塌上看著書。
李承乾不久前監國, 每天累得跟狗似的, 天天都被大臣逮著議事, 如今總算是將朝政還給父親李世民,偷得浮生半日閒,他乾脆就對著趴在榻上的太子妃為其作畫。
蘇妧對太子殿下的閒情逸致沒什麼意見, 因為李承乾監國的原因,她也很久沒有這樣安靜地與李承乾在一起待著了。
進宮之後,各種各樣的事情,說起來最讓她懷念的,還是在洛陽的時候。
那時候雖然災情凶險 ,疫情也危險,但是因為可以和李承乾一起奮鬥,再辛苦也覺得很快樂。更彆說後來事情解決了之後,李承乾還專門與她玩著回長安,一路心情輕快,十分逍遙。
但如今即使是這樣兩個人待在一起,心情也無法逍遙。
“高明。”
趴在榻上的蘇妧看向李承乾。
手執畫筆的李承乾抬眼,笑道:“噓,先彆動。”
蘇妧:“這次阿翁駕崩,父親和母親讓青雀回長安了,還會讓他再回承恩寺嗎?”
李承乾專注於筆下的丹青,頭也沒抬,“不清楚,沒問。”
蘇妧:“……”
太子妃生氣了,坐了起來。誰知太子殿下卻說,“乖,彆動,我馬上就好了。”
好好好,好他個頭。
最近快被太子殿下寵得要上房揭瓦的太子妃脾氣一上來,乾脆拿起身邊的一個小枕頭朝太子殿下扔了過去。
李承乾頭也沒抬,空著的那隻手將她扔過來的枕頭接住,抬頭,挑了挑眉。
蘇妧嬌嗔:“我跟你說正事呢。”
李承乾將手中的枕頭往旁邊一放,誘哄似的語氣,“我如今也正在辦正事呢,彆鬨。”
語畢,又低頭專注於筆下的丹青。
好像在這一刻,世上所有的事情都不如他為蘇妧作一幅畫來得重要。
這樣被人珍視的感覺,實在是很好,但有時候蘇妧也會被李承乾弄得啼笑皆非。若說日後太子殿下是個勤政愛民、批閱奏章要到天亮不睡覺的君主,蘇妧覺得那是不太可能的。
因為李承乾並不是那種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的人。
李承乾想要開商道,組織民間商人,他看中了原匪,而在朝堂之上的政策支持者,他看中了房玄齡和方易文,除此之外,武將他倚重李績,但是蘇定方等這些李世民倚重的人他也十分尊敬。
太子殿下看著好似在下一盤好大的棋,估計群臣都不太摸得清他的心思。
本來嘛,在太子監國的時候,有一些反對太子成立商會、抬高商人身份的大臣,心中還擔心李承乾會趁此機會做一下對他有利的舉措。於是,一堆守舊的大臣早就聚在一起,想好了太子殿下可能會做出的事情,如果他真的做的,他們該要如何應對。誰知他們猜了半天,可那一個月太子殿下什麼都沒做,就是每天挑著要緊的政事來跟他們商量,能拿主意的就拿主意,不能拿主意的就回去再請示父親。
他不急不躁,好像不久前讓東宮幕僚將這些大臣反對抬舉商人的理由一條條記下來,然後又逐條對著那些理由反擊的人是諸位大臣臆想出來似的。
實在是令有備而來的群臣心中有些空落落的。
他們都是想好了在聖人為父守孝的時候,會跟太子殿下有一場拉鋸戰的,誰知他們都準備發力了,太子殿下卻不出招。
真是讓群臣覺得內心空虛,感覺還不如是跟太子殿下痛快地打幾次嘴仗,就算是被懟輸了,也不像現在這樣有力沒處使的難受。
李承乾在父親麵前明人不說暗話,他就算是要做什麼事情,也會等父親孝期結束能理政的時候才會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