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公是公、私是私,既然他們違抗朝廷之命,最後落得什麼下場,都是他們咎由自取!你們一個個自詡清流,可敢讓繡衣衛進府查一查又沒有與江南鹽商有私下聯係嗎?”
一句話,把眾人說的啞口無言。
便是一力讚成嚴懲江南鹽商的陶崇禮,也知道老家有人收了鹽商的孝敬。
“陛下,鹽商雖富,但說到底不過是一介商賈,無權無勢,所以才滿天下的撒銀子,企圖自保。既然這批鹽商不聽話,換一批就是。下一批鹽商上來,自然也會捧著銀子再度尋找靠山。”
“況且江南鹽商大大小小數以萬計,此次為首者不過是揚州八大鹽商的其中幾家罷了。滅了他們,那些鹽路自然會有人補上。”
既然決定了去揚州,賈琿也將其中的行事分析了一下,打消了眾人的顧慮。
若是說動那些江南的士紳,還會出些亂子的話,動那些商人,那就完全不必擔心會有什麼後果。
隻要朝廷不大肆株連,那些為官者怎麼可能為了區區鹽商就狗急跳牆呢。
“那江南大營......”
還有人擔心鹽商說動江南大營的兵馬,卻被賈琿直接打斷道:
“陛下,江南大營有三萬兵馬,隻要陛下給臣一道聖旨,臣可以壓服他們之後,再去動那些鹽商!”
如今大楚的兵權除了賈琿的顯武營,其他的都掌握在太上皇的手中。
若是太上皇不發話,他們也不敢輕易倒戈泰昌帝。
所以泰昌帝的聖旨,在軍中雖說有點用,但也沒有多大的用處。
但如今見賈琿如此自信,李澹也開始選擇相信賈琿。
“既然如此,朕就給你一道旨意,此次離京,隻為鹽稅一案,其餘之人,隻要不是涉及鹽稅,朕皆可網開一麵。再賜你天子劍一把,可在江南便宜行事!”
“臣多謝陛下!”
事已至此,眾人也不再反對,隨後還一起商議了一下具體細節。
李澹任命賈琿為“欽差江南鹽務大臣”,領兵部侍郎銜,隨後帶著兩道聖旨,一把天子劍離開了皇宮。
回到賈府,將自己即將離京的事情告訴眾人後,又給秦府的秦可卿去了一個消息,便開始準備起來。
正武堂上,襲人一邊給賈琿穿著衣服,一邊興致缺缺的說道:
“三爺,這才會來多久,又要離京了!”
“怎麼,舍不得三爺了?”
襲人低下頭麵色微紅,沒有反對。
“放心吧,此次不比之前,三爺很快就會回來的!”
“對了三爺,晴雯好歹也是府上的大丫鬟,一直讓他待在梳洗房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說了兩句,襲人又開始提起了晴雯。
看來是晴雯又來找襲人說情了。
對於晴雯,賈琿也很是喜歡,這麼長時間了,她應該能明白自己的身份了吧,若是還不明白,賈琿也不缺她這一個丫鬟。
“去將晴雯叫來吧!”
賈琿淡淡的說道。
“是三爺!”
襲人見此,趕忙來到門外,遣一名丫鬟去叫晴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