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六七十年代的農村而言,未婚先孕是一件極其丟人現眼,傷風敗俗的醜事。
當時楊杏花的婆婆,也就是黃知秋的奶奶還在世,對親孫女未婚無孕這事簡直是深惡痛決,對黃知秋生出來的“孽種”更是恨之入骨,覺得敗壞了家門。
趁著黃家人下地乾活後,對方將剛滿月的外曾孫女偷偷抱出去賣了,換了五斤掛麵。
得知女兒被賣的黃知秋傷心欲絕,當場就昏倒了。
黃家人雖然對老人的做法不滿,可對方是家中長輩,既不能打也不能罵,隻能忍著氣,托人四處打聽人販子的去向。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打聽到人販子去了江市。
去江市路途遙遠,光車費就是一筆龐大的讓黃家人無力承擔的開銷。
最後,黃知秋賣掉了一塊一直隨身攜帶來曆不明的玉佩,才終於湊到了去江市的路費。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沒人知道黃知秋獨自在人生地不熟的江市,是靠著怎樣的意誌力,經曆了多少的艱辛,才終於找到了那個用五斤掛麵“買”走女兒的人販子。
那個時候重男輕女的思想比現在更嚴重,女嬰並不好賣,人販子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買家,又看雲茉長得漂亮,就一直養在身邊,打算待價而沽。
就在這期間,人販子無意間又“撿”到了雲瑤。
雲瑤是被保姆帶出門的,結果保姆突發急病猝死,讓人販子撿了個“大便宜”。
把雲瑤抱回家後,人販子將雲瑤身上的金銀首飾搜刮乾淨,之後就隨便找了個人家,把雲瑤白送給了對方。
送掉雲瑤前,人販子還不忘把雲瑤身上的衣服給扒了,穿到了雲茉身上。
就這樣,等雲家找上門的時候,看到穿著雲瑤衣服的雲茉,誤以為是雲瑤。
彆問為什麼沒認出來,幾個月大的嬰兒,一天一個樣,雲家是在雲瑤丟了兩個多月才找過來的,認不出來也不奇怪。
而且巧合的是,雲茉和雲瑤手背上都有一顆痣。
人販子沒告訴雲家人實情,是擔心雲家知道她把真正的雲瑤送人後,不會放過她。
人販子堅稱自己是在路上“撿”到的雲瑤,而且把孩子養得很好,雲家便沒有追究人販子的法律責任。
雲家把雲茉抱走後,人販子立刻就找到當初買雲瑤的人,重新把雲瑤抱了回來。
換回雲瑤後,人販子猶豫要不要把雲瑤還回雲家,就在這個時候,黃知秋找上了門,並願意花錢贖回自己的女兒。
人販子一不做二不休,將錯就錯就把雲瑤給了黃知秋。
看到又黑又瘦的雲瑤時,黃知秋也產生過懷疑。
她的女兒一出生就白白淨淨漂亮得很,就算再怎麼變也沒不至於變得這麼醜。
直到看到雲瑤手背上的痣,黃知秋才終於沒了懷疑。
想著可能是女兒受了苦,營養不良,才會又黑又瘦,等抱回家好好養一段時間,肯定就長回來了。
就這樣,雲瑤和雲茉的人生被徹底調換。
至於雲茉的生父,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的,黃知秋並沒有談及。
得知雲茉有著這樣的身世,趙老太太不禁唏噓又感慨,同時對雲茉也更加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