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包括他在內的一乾京城子弟,都在為莊立軍要娶她這個村姑而抱不平吧。
莊立軍長得這麼俊朗,她也不信他願意將就她這個村姑,結婚可是一輩子的事情,就算再愚孝,也不該拿自己的婚姻當犧牲品。
女孩子的擇偶觀難免會受到自己最親近的異性長輩的影響,劉好好前世最親近的兩位異性長輩,一位是她的外公,一位是她的父親。
她的外公是位清高淡泊,知足常樂的老知識分子,他教會她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輕易受到外界物質的誘惑。
而她的父親和莊立軍生在同一個年代,同樣都是軍人,可是兩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她的父親是一個有著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堅決不將就的人。
前世的父親出身普通農民家庭,參軍之後,說親的人都快把她爺爺奶奶家的門檻給踏破了,爺爺奶奶天天逼著父親娶村裡的賢惠姑娘,沒少為這事鬨過,父親卻硬是頂住了壓力,堅決不同意,後來認識了母親,兩人性情相投,三觀一致,有說不完的話,恩恩愛愛地攜手一生。
儘管她當年已經是個大齡剩女了,母親為她愁得睡不著覺,父親卻並不著急,在談起那段往事的時候,告誡她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將就自己的婚姻,如果沒有遇到一個對的人,將就婚姻隻會痛苦一生,所以對待終身大事必須慎之又慎,絕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
一段好的婚姻,是建立在彼此欣賞,彼此了解,彼此扶持,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的,什麼外界的眼光、家庭的壓力、金錢的誘惑……都不應該成為一段婚姻的決定性因素。
婚姻不是挑商品,做買賣,不是看客觀條件誰合適就該選誰的,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必然會讓人痛苦。
所以她很不理解莊立軍,他在完全不了解她這個人的情況下,竟然這麼死心塌地地想要娶她,他不知道她的性格,不知道她的為人,也不知道她對另一半的期許是什麼。
就算是出於報恩的目的,但也是對他們兩人的人生極不負責的行為,她甚至都能想象以原主的性格,和莊立軍絕對過不到一塊兒去,他們要真被迫在一起了,那才是徹頭徹尾的悲劇。
而且她敢肯定,如果原主和莊立軍出現了什麼婚姻的悲劇,被千夫所指的一定是原主,畢竟莊立軍生得俊俏,家境好,為人暫時也挑不出什麼缺點,還重情重義地娶了原主,這麼好的男人,日子還要過不下去,就一定是女人的錯。
可是她卻覺得,日子過不下去,一定是兩個人的問題,從始至終都沒有人好好想過,他們究竟合不合適在一塊兒過日子。
和滄桑睿智的父親當年的做法相比,愣頭青莊立軍輕易許下婚約,就顯得十分草率不負責任。
她的外公和父親都是極為出色的男人,他們的悉心教導無形中也提高了她對男人的品味,前世三十多年,她都沒有遇見一個合乎心意的男人,今生又怎麼會被這段莫名奇妙的婚約束縛住?chapter();</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