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小就去做學徒……”劉好好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每個學期都有孩子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輟學,這在農村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看到自己的學生才這麼丁點兒大,字還沒識上幾個,就去做了學徒,心裡不禁有些灰心,大部分的孩子沒有劉菊花那種驚人的才華,沒有機會被人看中最後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隻能這樣悄無聲息地輟學,連一朵浪花都激不起來。
就算她寫好了小學六年的教案又怎麼樣,就算她辦科學講座、合唱團又怎麼樣,他們連六年的教育都沒有辦法堅持下去,沒有辦法把他們留在學校裡,這段時間她的努力都成了無用功。。
小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劉好好的沉默立刻讓他們察覺到她的難過,那個馬上要去當學徒的小男孩拉了拉她的衣襟,“老師,我會把課本帶上的,有了時間我一定會努力識字,還有乘法口訣表我也一定會學著背的。”
劉好好的每一個學生都知道她最在乎的是什麼,身為一名老師最擔心害怕的是他們失去學習的機會,害怕他們成了兩眼一抹黑的文盲。
劉好好回過神來,這些孩子雖然皮,實際上卻懂事得讓人心疼,她能苛責他們什麼呢?最無辜的就是他們了,輟學這種事怪誰都沒有用,誰都是被生活所迫。
她忍住鼻酸,“好,你什麼時候走?”
“阿爹說過幾天。”
“你待會兒把你的課本送到我家裡來,我在你的課本上添一點題注內容,你有空的時候多把書拿出來讀讀,說不定今後你阿爹回心轉意了,又會領你回來繼續讀書,就算沒辦法繼續讀書,多認幾個字,對你將來也有好處。”她能為這些孩子做的不多,更沒有立場在明知人家家境困難的情況下,去人家家裡鬨著逼著要他們送孩子去讀書,隻能在能力範圍內保護他們這顆向學之心。
等過幾年大環境變化了,人們又開始重視教育了,這裡的日子也漸漸寬裕起來了,說不定他們還有機會能夠重返校園,或者以其他形式接受教育。
她摸了摸小男孩的頭,對著這群剛才還沒心沒肺,現在卻在她的影響下流露出一絲不安與難過的孩子們笑道,“咱們明天一早到山上去看日出怎麼樣?”
“好啊,好啊……”孩子們的小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一個個雀躍地嚷道,小劉老師很會玩,跟著她總有數不清的新鮮花樣。
“那你們都早點回家睡,明天一早天蒙蒙亮的時候在山腳下等。”和他們約好明天的活動後,她才朝孩子們揮揮手,這才往家裡走去。
劉學習和程招娣正在煤油燈下做針線,劉天天和劉向上像模像樣地坐在桌前讀書,一見她回來了,四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歡喜的笑容。
劉向上從凳子上蹦起來,上前幫著她卸下了背簍,劉天天從廚房裡端出一茶缸的涼茶和一碗被水浸得沁涼的野葡萄,劉學習則打了一盆水,擰了毛巾給她洗手擦臉。
家人的關心就像是冬日裡的炭火,夏天裡的涼冰,讓她覺得周身舒坦,一周的疲憊和勞累瞬間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