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教授看上去溫和可親,典型的知識分子性格,和蘇素雲完全不同,讓劉好好想到了自己前世的外公外婆,驀地對這一對老人有了好感。
但她又不是莊立軍真正的妻子,怎麼會厚著臉皮喊他們“姥姥,姥爺”,笑了笑,還是恭恭敬敬地說,“我對蘇教授和楊教授真是久仰了,你們合著的那本《中國曆代政治製度考》我讀了十幾遍,每一遍都有新的啟發和體會。”
蘇氏夫婦是久負盛名的史學家,因為在國外留學多年,很擅長結合東西方的思維方式來研究中國曆史,而且兩人是同學,互相啟發互相進步,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就在惡劣的環境下寫就了他們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們在學術界的地位。
蘇氏夫婦是清高的人,對外界的讚譽並不放在心上,但劉好好是個鄉下青年,她竟然把他們的書讀了十幾遍,可見他們的書流傳之廣,影響力之大,這就是最好的恭維。
蘇素雲一臉嘲諷,劉好好知道她父母寫的書,肯定是莊立軍給透的底,否則她一個農村人能見到書都很難得了,怎麼可能讀過十幾遍?為了顯擺自己,真是吹牛不打草稿。
她決定要給劉好好這個愛出風頭的女人泄泄底,狠狠地打她的臉,“你這麼喜歡我爸媽的書,還讀了十幾遍,那就說說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吧。”
蘇素雲說的話很在理,完全沒想到女兒在打什麼算盤的蘇氏夫婦也都一臉期待地看著劉好好。
“二老是大家,老實說書裡的每一點給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要找出印象最深的一點還真是不容易。”劉好好一臉為難地說。
“嗬,你少裝模作樣了,我看你壓根就沒看過書,隻不過是好出風頭而已,為了討好我爸媽,胡吹牛皮,可惜吹上天的牛皮終究是牛皮,總有破的一天。”蘇素雲看著她不屑地冷笑。
她的話太過刻薄,莊南生和莊立軍都不悅地皺起眉頭,就連蘇氏夫婦也一臉難堪,覺得自己的女兒太過為難人家小姑娘了,無論她是不是真的看過他們的書,會這麼說就說明人家是帶著善意奉承他們的,蘇素雲這樣不留情麵地讓人下不來台,實在不地道。
劉好好沒有生氣,也不覺得難堪,隻是朝蘇素雲笑了笑,這才對表情尷尬的蘇氏夫婦說,“如果非要說印象最深的一個觀點,就是二老提出的,曆史就是曆史,是客觀存在的,沒有什麼對錯之分,能夠一直堅持這樣的觀點,真的很不容易。”
這個觀點看起來十分尋常,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可是能堅持的人卻不多,他們最讓她欽佩的不僅是才華,而是風骨。
蘇素雲的父親蘇弘毅和母親楊平對視一眼,臉上很是感慨滄桑,“是挺不容易的,差點就堅持不下來了,為了這個觀點我們關了好幾年牛棚。”
“你們的堅持讓我們這些年輕真是受益匪淺,另外二老在書中關於中央和地方的關係的論述,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劉好好從書中關於秦朝政治體製的論述一直談到明清,滔滔不絕卻又精煉概括,每一段都加上了自己的思考和感觸,蘇氏二老剛開始還隻是禮貌地傾聽,聽到後頭都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體,全神貫注地聽著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