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知道劉好好也是趙蘭舟的心腹,恭維劉好好就等於是恭維了趙蘭舟。
“來來來,讓好好來給大家說兩句!”一向看重劉好好的林明,看不過這些阿諛奉承的人冷落了正主兒,難得地吆喝起來。
“對對對,說兩句說兩句。”
劉好好本來並不愛出風頭,但真被拱出來了,也不會怯場,大大方方地說,“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要感謝國家的好政策,組織的悉心栽培,領導的高度重視,尤其是考前趙高官和林主任屢次找我談話,詢問我的學習情況,鼓勵我認真複習。還要感謝在座的各位同事們的關心和支持,今天我取得的成績不屬於自己,屬於咱們的集體,屬於組織。我將不驕不躁,繼續踏實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效國家。”
機關單位出來的,隻要不是特彆木訥,誰都能說上幾句漂亮的場麵話,但像她這樣的年紀,落落大方,滴水不漏地每個人都感激上一遍,還能夠克製住自己的得意和喜色,一臉謙恭地團團鞠躬感謝,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和她相熟的人是已經習慣了她麵麵俱到的做派,不熟的人卻暗暗心驚,狀元就是狀元,果然和常人不同,這孩子的性格和脾性太適合在機關單位打滾了,今後一定是前途不可限量。
“好了,這麼大的好消息也該讓你家裡一起高興高興,從現在開始,你也彆忙了,給你放個大假,和你家裡人好好團聚團聚。”等眾人散去,高興的趙蘭舟特地將劉好好叫到辦公室細細叮囑。
“高官不用了,我回家也沒什麼大事,還是留在這兒多工作一段時間,也能更充實一些,趁著沒去讀書給自己多積攢一些工作經驗,免得今後脫離實際。”省城的條件比農村好多了,工作本來就是她的樂趣,平時還能夠經常騎著自行車去圖書館借書讀書,日子過得十分愜意充實,現在讓她回到農村,過著沒書看沒事乾的日子可就不習慣了。
“年輕人不懂事啊,等到春暖花開,寒假結束了,你就得去京城嘍,京城離咱們這兒遠,你一年最多恐怕也隻能回兩次家,到時候你就算再想家也回不了,還是得趁著現在多在父母麵前儘儘孝,免得你今後後悔,工作這種事兒什麼時候做都不算晚。”趙蘭舟自己離開父母家鄉多年,對此深有感觸,現在周圍又沒有什麼外人在,他把劉好好當成自家晚輩,對她也不說什麼場麵話,這一番話可謂說的是掏心掏肺。
這麼大的領導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劉好好也不便駁他的好意,隻得含笑應了下來,雖然她對劉長生和程招娣沒什麼感情,但是對家裡的弟妹,和學校裡的孩子們還是十分掛心的,回去看看他們也好。
劉好好在省城多留了幾天,這一回去就是幾個月,她忙著再給學校裡的孩子們采購一批書籍,除了書籍之外,還有一些文具和糖果糕點。
因為在省政府工作,她的社會關係網與過去窩在小山村時不可同日而語,托了幾重關係,去了幾趟省圖書館和出版社,找到了他們需要當作廢品處理的陳年舊書,以極低的價格大手筆地采購近百斤的舊書,一下子花去了她幾十塊錢。
“你對你們學校的孩子還真是上心,說起來你教他們的時間也不長,竟然還把他們掛在心上,像你這麼愛孩子的年輕老師可不多,你要是不當乾部,一定是個好老師。”劉好好是拜托林明找關係買到這些舊書的,林明是又驚訝又感慨,“彆的同誌回老家都是托關係買什麼自行車、手表之類的稀罕東西,你倒是和彆人不一樣,你買的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為孩子準備的吧?就沒想給自己添置些什麼?”
自行車和手表在這個年代稀罕,在她眼裡卻不是什麼稀罕東西,過幾年就滿大街地普及了,她對物質本來就沒有什麼欲望,對於這種“奢侈品”更沒有什麼渴望,不覺得回家向人家顯擺這些東西算什麼了不得的事情,錢來之不易,就應該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