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好點點頭,不僅是他們學科如此,各行各業都麵臨這樣的情況,基礎薄弱,各方麵的條件都不行,但是沒有人覺得氣餒,每個人都卯足了勁想要迎頭趕上。
“我其實挺好奇的,聽說你是南省農村來的,你們南省人連普通話都說不好,你的普通話不僅字正腔圓,你的英語口語也不錯,你究竟是哪兒學的啊?”徐華奇怪地看著她。
“普通話是小時候跟著生產隊裡的大喇叭學著的,我沒事兒就喜歡學那些播音員說話。”她一邊說著,一邊還繪聲繪色地給徐華學了一句,逗得老人哈哈大笑起來。
“還彆說,你這播音腔還真夠像的!真不遜於那些播音員了。”
“英文是我跟著老師學了字母和音標之後,自己拿著書背單詞,一個人的時候大聲背課文背出來的,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發音準不準,但就是膽子大,不管說得好不好敢張口,可能還帶著我們那兒的土腔,讓你笑話了。”
“哪裡有土腔?我覺得挺標準的,沒有一點南省腔,自學也能學到這個地步,還真是少見。”徐華稀罕地說。
劉好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就是一個普通人,壓根就不是什麼自學成才的天才,前世好歹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不知道上了多少培訓班,還請了外教來一對一糾正她的口語,雖然沒有出國留過學,但那口語還真不會比留過學的人差。
“翻譯呢?我覺得你這段話翻譯得很精準,且不論你的翻譯速度如何,能夠這麼精準地把握原意實在不容易,就算是英語專業的都未必能做得到。”徐華對她更好奇了。
“至於翻譯這種事,有一本大詞典在,誰都能七拚八湊地翻譯出來,但在把握原意和語句潤色上靠的是自己對專業的理解和中文的語感,咱們這種專業的英文文獻讓外行的英語係來翻譯,還未必有我們翻譯得到位。”
“你說的很有道理!過去有完全不懂外文的翻譯家,就是靠自己的理解來翻譯的,這其實就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很不容易。”徐華很自然地接受了她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