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費解(2 / 2)

“鋼琴可不是誰家都有的,”陳海瀾搖搖頭,“她隻是南省農村裡的一個普通青年,我不是相信她有接觸鋼琴的機會。”

這話是在理,可是和她現在的表現兩相對比,又成了一個悖論,會彈鋼琴的人,死活不相信她隻自學了半個月,不會彈鋼琴的人,堅持她是個天才。

雙方爭來爭去,還沒有一個定論的時候,劉好好的節目已經謝幕了,台下熱烈的掌聲,不止是為了節目本身,更多的是衝著蔡玉芬去的。

“這些孩子們唱得挺好的,特彆樸實,鼓舞人心!”

“是咱們學校的合唱團嗎?”

“不是,合唱團的節目剛才已經表演過了,這個樂團是幾個愛好音樂的學生自發組成的,自彈自唱也不輸給合唱團,其實咱們學校搞這麼一個樂團挺不錯的。”陳海瀾若有所思地說。

“這個樂團和合唱團的形式是不是有些重複,怎麼不合並起來?”

“聽說樂團裡有不少學生就是從合唱團裡出來的,他們是自發湊在一塊兒的。”陳海瀾眸光微閃,劉好好倒是聰明,利用了這個一看就知道和學生會合唱團合不來的小樂團給她的節目增色不少。

“這個樂團是挺不錯的,他們的表演形式和合唱團不一樣,其實更類似於那種交響樂團,”校團高官楊秀有些尷尬,她是知道樂團和合唱團矛盾的,但是這種事總不能放在台麵上說,“學生們都很有積極性,主要是以演奏為主,合唱為輔,就是人數少了一些,尤其是會樂器的學生不多,幾個拉小提琴、手風琴,吹口琴的,勉勉強強把架子拉起來了,這回多了個彈鋼琴的,也算是實力大增了。”

老師們的注意力很快就從劉好好究竟之前學沒學過鋼琴,轉到了樂團上頭。

“交響樂團也挺好的,之前咱們學校不也有交響樂團嘛,後來停辦了。”

“我看,咱們就依托這個樂團的框架,再把交響樂團辦起來吧,回頭和財務處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撥點款,添置一些樂器,再在學生之中招兵買馬,把有音樂特長的吸納到樂團來,爭取把這個樂團扶持起來。”

“有您這句話就太好了,我們一定全力配合。”

“這是好事,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咱們的學生不能做死讀書的書呆子,應該要給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徐華十分讚同。

“徐老師,您剛才說劉好好還搞了個英語角?這是怎麼回事?”陳海瀾好奇地問。

“這孩子就是點子多,”徐華難掩讚賞,“她挺有英語天賦的,但是她不滿足於自己學好英語,還幫助更多的同學學好這門外語,所以她就組織了一個英語角活動,就在咱們學校的湖邊,周六和周天的晚上,有心學英語的同學在那個地方互相用英語對話,鍛煉自己的口語,參加的人還挺不少的。”

“哦?這個主意還真是不錯,英語的學習很重要啊,咱們要學習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都離不開這門語言,她剛入學沒多久,就能想到這一層很不簡單。”幾個老師也都目露讚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