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斷(1 / 2)

楊平、蘇弘毅還有徐華他們都是老教師了,還有常到他們家做客閒聊的那些老教授,對京大的情況也都很了解,但他們了解歸了解,對站隊這種事並不在行,凡事從來就不會往深了思考,劉好好恰巧善於將這些信息整理分類歸納,他們在閒聊中無意透露出來的信息,都成了她探知暗流的根據。

後來因緣際會結識了陳海瀾,她當然不會甘心白白做他手中的那把刀,所以他們算是心照不宣互相利用的合作關係。

陳海瀾的身後是剛剛上任沒多久的校長黃堅,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滿腔雄心壯誌,想要在學校裡革除陳弊,但也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才會重用性格強勢的陳海瀾。

無論是黃堅,還是陳海瀾都不願意看到方新國之後,繼續由蔡玉芬把持學生會,這無疑會打擊到許多新生的積極性,甚至會有很多新生在那個陳舊的學生會中受到影響,失去了一身傲骨,思想變得陳腐保守,高高在上,所以他們急著要給學生會換血,但是學生會並不直屬陳海瀾的管轄,就算他想要大刀闊斧地換血,也是鞭長莫及。

陳海瀾本想著讓劉好好進學生會鬨一鬨,可似乎她並沒有掀出什麼大浪,就是搞了個什麼和學生會唱對台戲的樂團,這種小打小鬨根本就沒有半點用處。

他剛覺得有些失望,劉好好就主動找到他,給他出了個主意,那就是充分利用各個學院的學生會,所以他們前段時間轟轟烈烈得利用每個學院學生會原有的架構,自己選舉了學生會乾部。

京大的學生工作之前已經荒廢一段時間了,除了校學生會還在運轉之外,最貼近每個學生的院學生會就是個空架子,所以所有的學生們對這次成立院學生會的事情都十分熱情。

劉好好在文法學院是個名人,無論是她組織的英語學習活動,還是樂團練習,不僅在法律係的知名度很高,其他院係的同學們都會慕名前來參加,三番兩次接觸下來,她給許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院學生會一成立,她就高票當選為學生會主席。

陳海瀾原以為劉好好是準備以院學生會來架空校學生會,沒想到這還隻是她的第一步,她的第二步就是借著原來的團高官楊秀調出京大的機會,讓陳海瀾想辦法把張岩調到了團委任書記。

張岩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就是陳海瀾很欣賞的年輕人,這些年私下裡和他的關係也很不錯,又是劉好好的班主任,所以他是雙方都認可的最合適的人選。

當然在這件事上,她隻是躲在幕後出了一個主意,具體的操作還是陳海瀾他們,因為張岩本身也是個表現優秀的年輕人,他的履曆挑不出什麼錯處來,又隻是調任團高官這樣不起眼的小事,很多人都沒有在意,於是事情就輕易辦成了。

而張岩到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著手修改學生會章程,校學生會主席的人選不再隻由校學生會內部產生,而是擴大到全校各院學生會的學生會主席都是校學生會主席的候選人,投票的範圍也從校學生會擴大到十幾個院學生會的成員。

這下蔡玉芬才傻眼了,她已經搞定了校學生會的人,可是一下子多了全校十幾個院的學生會,那烏泱泱的幾百號人,全是新加入的,她幾乎一個都不認識,之前也不屑去認識,現在怎麼搞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