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大學裡,學生本來就是主角,讓學生們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這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以目前的情況要做到這一點實在不容易,但他也願意為了這個目標出一份力。
“你說的這件事就交給我來做初步方案吧,做好初步方案後,你來修改補正。”拋開了之前的顧慮,其實謝亮自己也對那個社會調研很感興趣,他從小在京大長大,算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裡,對外麵的世界幾乎是一無所知,因此他也格外想去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劉好好說了,人就是要趁著年輕努力拚搏奮鬥,組織協調雖然是他的弱項,可他不想被自己的弱點打敗,他要努力地學習成長。
“你忙得過來嗎?你手頭還有幾件事需要跟進。”謝亮的能力在同齡人中算是不錯的了,但劉好好還是有些擔心他無法應付。
“你剛才不是說彆有顧慮嗎?”謝亮充滿鬥誌地說,“黃校長和陳老師都這麼相信你,你就不能也相信我一回?”
劉好好挑眉,現在倒成了她太保守了?不過想想也沒什麼好擔心的,離暑假還早著呢,這份計劃也不急著出來,反正謝亮寫好初稿後,她慢慢修改完善就是了,現在新生即將入學,她還要把“大師講座”的事情給辦起來,暫時還沒有功夫去深入思考社會調研的事情。
她選在這個時間節點辦講座,在一開始就讓新生們感受到京大的學術氛圍,能夠增強他們對母校的自信心和認同感。
京大大師雲集,每周請一名大師給大家作講座,也能不重樣地講上一學期,雖然在這件事上,她還是要求學生會掛名主辦,但卻將這件事交給各個協會去具體負責,學生會隻是負責其中的組織協調,這樣能夠加深他們這些協會和指導老師之間的感情,也能減輕學生會的負擔,解決人手上的壓力。
近水樓台先得月,第一期的講座她打算讓曆史協會邀請蘇弘毅給大家做講座,誰知道徐華知道了這個消息就不依了。
“你一個法律係的學生,不去成立什麼法律協會也就算了,連辦講座的資格也不給我嗎?蘇弘毅都能上講台做講座,我不能嗎?當初在m國的時候,我的成績比他好得多了!誰不知道法學院有多難進,我們一起去m國的那批留學生裡隻有我一個考上了……”徐華很是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