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騙局(2 / 2)

最後還是劉好好出麵,讓劉天天聯係了幾個外地的皮毛加工廠家,到農民那裡收購了他們的獺兔,價格雖然不如那個騙子之前許諾的高,但是至少能賺回一年的辛苦錢,這場風波才就此消弭。

不少農民都怕了,再也不敢輕信這些稀奇古怪的養殖項目了,還是覺得老老實實地種地養雞鴨最靠譜,經過這件事,他們的信任感被破壞了,想要讓他們相信新的項目很不容易,所以劉勝很不看好推廣淡水養殖的提議。

“就算他們搞起了淡水養殖,但是要投進巨額資金,還要有時間精力守著,費了這麼大工夫,要是沒有銷路怎麼辦?咱們怎麼負得起這個責任?”

“老劉,凡事不要先想著承擔責任的問題,你擔心沒有銷路,咱們就得替大家想好銷路。”劉好好擺了擺手,認真地說,“咱們沿海的海水養殖項目搞得轟轟烈烈的,水產品都已經出口多個國家了,可見水產品養殖做好了,市場很大,利潤也很可觀。現在大家的收入一直在提高,日子也比過去好過多了,但是老百姓的餐桌還是沒有豐富起來,想多加幾個菜,還要托人找關係才能買到。”

劉好好和劉勝沿著河岸邊走邊說,“陳書記說了,我們農業工作要和經委那裡緊密配合,著重抓好米袋子和菜籃子,豐富老百姓的餐桌,發展淡水養殖業,增加我們市的淡水產品的產量,讓老百姓能夠經常買得到魚,吃得起魚,雖然不能說完全解決菜籃子的問題,也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劉勝剛從農業局長的位子調過來沒多久,對全市的農業工作也是了然於胸,點頭道,“水電站建起來之後,能夠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淡水養殖除了魚類,還有蝦蟹、貝類,雖然大家都愛吃海鮮,但是現在相當一部分海魚都出口換外彙去了,老百姓要想天天吃上新鮮的魚可不容易,淡水魚正好能夠填上這塊空白,但我還是擔心大家嫌淡水魚腥,沒有人願意買,到時候又挫傷了養殖戶的積極性,今後要再想推廣什麼就更難了。”

h市人愛吃海魚,但又不是經常能夠吃上的,於是發明了各種長久儲存海魚的吃法,比如風乾,醃製,甚至做成罐頭,至於淡水魚,產量本來就不高,又帶著一股土腥味,地道的h市人都不大能吃得慣,所以世麵上雖然有淡水魚,但是並不多。

“海魚的產量沒上去,正是淡水魚搶占市場的好機會,等大家吃幾年養成了吃淡水魚的習慣,就算今後海魚在市場上能夠隨時買到,也會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淡水魚的。”劉好好篤定地說,“特彆是青山縣的自然資源條件好,在這裡生長的魚類和果蔬受到的汙染也少,我覺得在青山縣吃到的東西,都帶著一股最自然的甜味,這裡的農業發展大有可為啊。”

劉勝苦笑,“現在搞農業不賺錢,累死累活一年賺到的錢,和長福縣那些辦工廠的人相比,差了十萬八千裡,還得擔心乾旱洪澇這些天災,青山縣的老百姓太苦了。市裡今年給我們青山縣下的經濟指標,估計又完不成了。”

雖然劉勝剛到青山縣沒多久,還不熟悉縣裡的情況,但是到時候完不成任務的板子依舊還是打在他身上,這讓他很是苦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