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難(1 / 2)

“他們也是迫不得已的,在縣裡他們都是安分守己的好人,從來不騙鄉親,而且我們高水縣人在外都是很團結的。”對於方縣長來說,那些受害者離他太遙遠了,他不認識他們,沒有辦法感同身受他們的痛苦,而這些詐騙犯卻是他的鄉親,他隻看到了他們的難處。

“我相信你的話,但是他們現在做錯了事,必須要受到懲罰,這是法。做我們這種工作要顧及情、理、法各個方麵,講完了法,我們就來講講情理,我拆除高水縣的違章建設,決心懲治這些詐騙犯,不是想要讓高水縣的老百姓再過從前的苦日子,而是想要給他們找一條合理合法的新路子。你剛才也說了,他們會走上這條路是迫不得己,就是因為窮,如果他們富起來了,我相信也不會有這麼多人去行騙。”

“劉市長,您有什麼好路子?”方縣長的眼睛亮了起來,劉好好搞經濟可是出了名的有點子,把同樣一窮二白的長福縣建成了全國知名的經濟強縣,現在還成了少見的縣級市。

“暫時還沒想出來。”

方縣長瞠目,劉好好這不是在耍自己嗎?

看著方縣長那寫滿失望的臉,劉好好失笑,隨即正色道,“哪有那麼多的好路子?現在大家都在卯足了勁發展,高水縣已經走了一段歪路,耽誤了很久,不能再耽誤下去了,我們這段時間一邊儘全力扭轉高水縣的這股歪風,一邊合計合計今後發展的路子。”

方縣長唉聲歎氣,要是能想出路子,大家早就走了,哪裡還會走歪路。

高水縣的經濟發展的確很棘手,三麵環海,耕地麵積少,卻沒有優良的港口條件,不像長福縣那樣有良好的對外貿易條件。

“這幾天我走了高水縣的幾個鎮,發現一個共同點,就是灘塗泥灘特彆多,我有一個想法——發展灘塗養殖。”

灘塗養殖在南省不算是什麼新鮮事,劉好好在長福縣時,就有一些沿海農戶選擇承包灘塗進行養殖,發展得還算不錯,海產品基本以出口為主。

“我們這裡也能搞灘塗養殖?”方縣長有些猶豫,“我們這裡的環境不好,夏天總是來台風,如果搞灘塗養殖,搞不好會賠得連本都回不來。”

方縣長說的也有道理,每年台風來,Q市受災程度總是比H市嚴重許多。

高水縣的出路問題又陷入了僵局。

“如果沒有給高水縣找到一條好出路,就算我們用重拳整治了他們現在的詐騙活動,但是恐怕要不了多久,又會故態複萌。”桑雲華憂慮道。

“你說的對,這是現在的當務之急。”劉好好也覺得壓力很大,因為前世幾十年後,高水縣雖然富,但是富起來的路子多少有些不正,完全沒有經驗可以借鑒。

劉好好自從到了Q市開始,就紮在高水縣,市裡的人難免有些微詞,Q市又不是隻有一個高水縣,她這樣也未免太偏心了。

“我們市的經濟狀況一直上不去,已經連續幾年被省裡點名批評了,希望劉市長能多關注經濟事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