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家三若(1 / 2)

樹葉上的晨露漸晞,太陽升過屋簷魚鱗排列的青瓦,又升過庭中槐樹的枝梢,樹上鳥雀清鳴,與裡中陣陣誦書聲應和。

荀柔抱著樹乾,探頭望向開敞的中堂。

堂中三足的銅盆貯滿了炭燒得正旺,平整光滑的青磚鋪地,放著木質三寸高的坐榻,榻上鋪了繡花的方墊,半人高的銅鶴燈台安放在屋內四角。

端莊又古雅的宅院,不是他家,是二伯父荀緄家。

祖父荀淑八個兒子中,荀緄伯父行二,字仲慈,為荀家二龍,大伯父早逝,荀緄伯父就是他們一支的長者。

伯父官做得最大,舉孝廉,先後曆任尚書郎和濟南相,半年前,才以老病辭官歸家。

尚書郎就是內閣秘書,而濟南相則是二千石高官,大概等於副省級,這職位將來曹老板正好也乾,可以說頗有緣分。

荀爽今天穿著靛青深衣,月白衣緣在席邊舒展,端坐如鬆,全不似往日閒散。

與他對坐的儒服老者,須發斑白,儒雅溫文,姿儀翩翩,連皺紋都帶著文氣,正是二伯父荀緄。

伯父下首侍坐的兩個清秀少年,容貌略有相似,是兩位堂兄,昨日見過的十一兄荀衍,以及十六兄荀諶。

伯父本人很厲害,但他有三個更厲害的兒子。

荀衍在官渡之戰後,替曹操鎮守鄴城,發覺高乾叛亂;荀諶憑三寸不爛之舌,為袁紹說下整個冀州;至於荀彧——德行兼備,名重天下,冰清玉潔,瑰姿奇表,總之,吸引迷弟無數的男神,大漢尚書令荀令君。

宋朝迷弟裴鬆之,因為三國誌沒誇荀彧顏值,耿耿於懷,特地不惜篇幅,記載禰衡事跡和當時人誇讚的話,為後世留下寶貴曆史資料。(臣鬆之以本傳不稱彧容貌,故載典略與衡傳以見之)

此時的男神,年方九歲,尚未束巾,長發垂髫,一身雪青色深衣,腰係玉佩,眉色疏淡,目若星子,膚色潔白剔透,宛然如玉,已經是個十分好看的小哥哥。

“二十二弟想進去聽大人們談話?”荀彧溫聲問。

“可以嗎?”荀柔回過頭。

不會被趕出來吧?

“自無不可。”荀彧淺淺一笑,輕輕招手,“隨我來。”

荀柔連忙跑到他身側,扯住他的袖子,“阿兄,以後叫我阿善吧。”二十二弟太多二了。

童子睜著圓圓的眼睛仰頭望來,眼瞳清澈明亮,荀彧不由莞爾,手腕一轉,牽住他,“好。”

繞過一段圍牆,來到一間瓦屋,一靠近荀柔就聞到屋內飄出的香氣,頭上不由升起大大的問號——廚房?

隻見堂兄取了一隻陶罐,在水缸中汲了水,帶他到屋簷下,低聲囑咐,“伸出手來。”

荀柔乖乖伸手。

水瓢傾斜,水淅淅瀝瀝澆下,從手腕到手背在到手指,細致的衝淋過一遍,水落在順著簷口一排的青石板上,流入石板下的排水溝渠。

荀彧又自袖中掏出一塊白色絹帕,拉過荀柔的小手,替他擦乾。

絲帛觸感柔軟,帶著一絲好聞的香氣,荀柔忍不住笑。

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還能有這樣的待遇。

“怎麼?”荀彧垂頭望來,容顏在陽光下越顯白皙,眼瞳清湛有神。

“沒什麼,”荀柔仰頭,“阿兄真好。”(看)

荀彧微微抿唇,頷首露出一絲赧然,低頭舀水淨手,“你我兄弟,不必如此…隨我來吧。”

廚房之內,木柴整齊的堆在牆角,靠窗有土灶三口,多層的架子上擺著陶器、漆器的盤盞,有些承裝了洗淨的食材,房梁上掛著肉乾和魚乾,正是東漢時候的廚房。

這廚房的高度,對他的身高還挺友好。

一個頭巾裹髻的女子跪坐砧板前,正捉刀切菜,回頭來看見他們,眼神一轉,衝他們一笑,梨渦微現,也不等荀彧開口,指了指放在矮幾上的案盤,“婢子正擔心不能及時送去堂上,彧郎君恰好就來了。”

“請讓我為大人送去。”荀彧道。

女子點頭,“多謝彧郎君。”

荀柔湊過去。

黑漆紅紋雲腳漆案裡,放著一碟切成條的米糕、一碟圓圓的芝麻餅,兩盞琥珀色清澄的液體,不像茶水,聞著有些香甜。

荀彧拿起一塊糕遞給他,“尚未到朝食,阿善若是餓了,先吃糕吧。”

…他不是因為餓…不,其實還是有點餓...算了,放棄解釋,荀柔拿起糕咬了一口。

米粉磨得很細,米香濃鬱回甘,大概加了糯米,黏韌清香的口感有點像粽子。

等等,他真不是來開飯的,“阿兄?”

荀彧微微一笑,端起漆案,“如此即可,我們走吧。”

荀柔跟著他回到前院,走上堂,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熟練且自然,荀令君,原來是這樣的荀令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