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後,年輕媽媽立即又投入了工作。
生病與檢察,讓這個貧困的家庭更是直接見了底。
女兒更努力工作,忙得不可開交,見不到人影。
姥姥更致力於為這個家做奉獻,經常對晚歸的女兒勸道,“趁著年輕,找個有錢的嫁了。女人呐,生的好不如嫁得好。”
往往這個時候,阿希就會捂著浮塵的耳朵,重新教育,“生得好,不如教得好;嫁得好,不如活得好。”
小浮塵與阿希仿佛是兩個透明的存在,二人之間組成的聯合與姥姥母女二人格格不入。
房間裡,小浮塵與阿希自己玩著;地點從未變過。
而姥姥,忙前忙後為女兒張羅著相親,電話從未斷過,大喇叭高嗓門不絕於耳。
阿希做過實驗,花瓶在姥姥左邊“哐啷”掉落,姥姥毫無反應。
而在右邊掉落時,她能嚇得跳起。
可惜,她失聰的左耳經常對著浮塵,靈敏的右耳對著自己的女兒。
這些天,姥姥經常站在陽台上打電話。
浮塵拉粑粑了,哭聲動天,也吵不到姥姥分毫。她唯一的耳朵正貼著耳機聽著她未來得意女婿的信息。
姥姥忙進忙出,天上飛得金黃色尿不濕也看不見,轉個身,她就消失不見。
這個家裡,隻有阿希與小浮塵的存在。
“粑粑。”浮塵伸手叫人。
“是爸爸!”阿希強調。
不凶,不哭,浮塵的重音永遠都不對。每天強調也沒用。
把人凶哭了,她又叫對了!
說不清楚,是玩你呢?還真是巧合?
阿希熟練地給浮塵擦屁屁,換上尿不濕。
天要熱了,他想給浮塵買點爽身粉,省得捂出痱子。
浮塵撅著屁股,很是配合,張手抓著自己的衣服就往自己嘴裡送。
阿希將衣服拿開,頂開浮塵的牙口。
門牙旁邊的兩顆牙都冒出了一點白色,正在長。
這段時間,浮塵見到什麼,咬什麼。
阿希頭疼,爸爸不好當。
將浮塵丟到搖籃車裡,自己去樓上偷了一個手機,坐在搖籃車旁。一手搖著車,一手百度,“一歲女兒要注意什麼”“孩子長牙了要注意什麼”等等。
答案五花八門。
阿希全身心關注手機內容,晃著搖籃車,沒注意到,車是空的。
小浮塵在地上爬著,眼睛注意到廚房裡的紅塑料袋。
盯著塑料袋爬去。
有育兒專家勸道:“這個時候,應該順著孩子的天性,給他們各種品嘗的機會。因為這個時候,是大腦發展神經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抽象思維能力。一昧限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還有自稱經驗豐富,帶過三個孩子寶媽勸道,“孩子長牙要咬東西,就像蛇找尖銳的石頭蛻皮一樣,是阻止不了的。與其賭,不如疏。找一些合適的東西給它咬……”
下麵逐漸歪了樓,成了奇聞逸事。
“注意她彆吃塑料袋!尤其是顏色鮮亮的塑料袋!真的很容易抓起來放進嘴巴。”
“什麼都好,千萬彆讓貓貓狗狗帶孩子。真的,越養越像貓,越養越像狗。哪天你看到抬起一隻腳撒尿,你就後悔了。”
嗬嗬。
阿希心裡笑話這群人。
我家浮塵,可聰明著呢。絕對不會!
廚房地板上的浮塵,趴在地上瞧著。注意到倒在地上的煤氣瓶。抬腳爬了上去。
煤氣瓶卡在櫃門口,絲毫不動。
踩在瓶子上,浮塵吧啦著旁邊的抽屜金屬口。
還不會站,腳晃著,身子一歪,抽屜開了——浮塵斜著身子,差點倒下去。
阿希的手機上,評論區有人上傳了視頻。
點開,是某爸爸明確告訴你:小孩真的什麼都吃。
拿自己穿著襪子的臭腳丫子,湊到自己鼻前,“誒呀。”自己嫌棄。
把腳伸到狗麵前,狗嗅了嗅,整隻狗跳起來,好似受到了驚嚇。
這位爸爸立即將目光盯向了自己的孩子,“小寶,小寶。”
兀自玩的小孩聞聲,爬了過去。
“來來來,爸爸給你吃好吃的。”將自己的腳伸過去。
小寶寶寶還真抱著腳往自己嘴裡送,半餉,“呸呸呸。”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視頻最後,是這位爸爸笑得肚子痛,倒在了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