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為功德而做善事(2 / 2)

杜清和又樂了:“誒,我說你啊,是不是我賺了你兩百塊,你就非得攢著勁要從我這把錢賺回去啊?你也不看看我這家店,叫做‘自然養生餐廳’,都養生了,怎麼還能喝啤酒?”

陳浩撓了撓後腦,可惜他忘了自己戴著頭盔了:“不是,主要是想謝謝你,真的謝謝你,要不是你提醒,我就真沒命了。我上有老,下有小的……”

“好了,這都是你積攢的陰德,和我關係不大。要是說謝謝的話,還不如再給我點真金白銀呢。”杜清和打趣地說道。

“應該的,應該的,我這還有五百塊……”陳浩是真的想感謝杜清和,把身上剩下的錢都掏出來了。

杜清和無奈地看著他:“那我該給你做幾頓飯才行?拿走拿走,彆鬨哈……”

陳浩也愣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感情這小老板是真好人啊?

“那……我……”陳浩不知道說什麼了,感覺跑業務練就的好口才,全無用武之地。

杜清和淡淡地說道:“我打開門做生意的,哪裡能平白無故要你的錢?你還吃飯嗎,不吃飯就走吧。以後多做好事,多積陰德,自然會有福報。”

陳浩千恩萬謝地走了,杜清和的心情卻不太平靜。

這是他開張兩個月以來,賺的第一筆大功德。

何為功德?

功德,就是功業與德行。《禮記》有載:“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意思就是對百姓有功德的,就能做官了。杜清和追求的,就是這無量的功德,這事關他的神通修煉。換句話說,杜清和並不是一般人,而是一個修功德的修士,或者可以說是修仙者。在地球這靈氣匱乏的世界裡,要想像遠古時候那般修仙是不可能的。但積累功德,卻能有意外的修煉效果。比如那陳浩,就是一個積陰德的人。但他積陰德的方式比較特彆,是通過買彩票積累的。但不管怎麼樣,他算是間接幫了不少人,也算是陰德無量了。

杜清和出言救他一命,也是他命不該絕,而且也能積攢自己的功德。換而言之,做好事就是積攢功德。

“再來一次這樣的大功德,我就能施展多一門神通了吧?”杜清和心中充滿了向往。

像他這樣的修道之人,其實對外界錢財不算看重了。與傳統的修道之士不一樣,他並不需要財侶法地,即便一樣要吃飯,要生活,可對物質需求並不是那麼迫切。

想到功德,杜清和又想起了自己那年高三畢業後的際遇。

那一年,杜清和的爺爺去世了,在整理爺爺的遺物時,杜清和發現了一本古籍。

這本古籍晦澀難懂,杜清和也是留著念想的,並沒有怎麼翻看。不過杜清和卻知道,這是一本道家書籍。為什麼呢?這就要從杜清和的爺爺說起了。杜清和的爺爺,原本是村裡一個打醮的火居道士(潘州也叫打齋,其實是一樣的)。什麼是打醮呢?就是做法事,替人求福禳災的。說得通俗易懂一些,就是過年時遊神的時候,杜清和的爺爺就去給各個村子打醮,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安居樂業。哪家有白事了,杜清和的爺爺也會去打醮,這是粵省乃至香江一帶流傳的習俗,也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體現。打醮,是為亡人超度,祝禱招魂,安生人心,又給了亡人一個體麵的離開。

杜清和估摸著,這本東西就是爺爺修道的書籍,裡麵可能記載著怎麼打醮,怎麼超度亡魂,怎麼祈求風調雨順罷了。也不過是留著念想,本不想著再與這本古籍有更多的交集。因為爺爺還有一本筆記,上麵有很多符,還記載了他的一生打醮的事跡。相對於古籍來說,筆記更能睹物思人。

但不曾想,一次意外,讓杜清和的整個人生都發生了變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