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怕上火,喝涼茶(上架五更,第二更)(1 / 2)

() 所以說,一道花甲粉的好壞,就看這廚師的炒功如何。

火候小了,花甲帶著腥味;火候大了,花甲裡麵的鮮味被破壞殆儘,也不行。

唯有火候適中,炒功超群的廚師,才能做得出完美的炒花甲。

問題就在這裡了,好的廚師,為什麼要做這麼一道小吃?而街邊小店裡,又有哪些廚師像杜清和這樣“逆天”的?

所以,好吃的花甲粉難找,就是這個緣故了。

楊瑩第一次吃的花甲粉,應該是老師傅炒的花甲。唯有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練習,才能準確把握住火候。沒辦法,這火候的東西,如果不是有天賦,真的很難掌控的,唯有靠工多手熟而已。

隨著那家花甲粉關張了,楊瑩再想找到這麼一個做了一輩子花甲粉的廚師,弄這麼一碗花甲粉,這都是十分不現實的事了。並不是所有的小吃店,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老店的。這也是為什麼楊瑩說,再也找不回童年的味道。老廚師都不乾了,哪裡找得到廚師煸炒花甲呢?

就拿這一道花甲粉來說,其實賣相真的還不錯了。

乳白色的金針菇,再加上綠色的蔥花,幾顆鵪鶉蛋,裡麵還加了兩隻小蝦,湊近一聞,都能聞到調料的香氣。

但賣相好,並不代表味道好。

看著楊瑩嘗了一口,就微微蹙起了眉頭,杜清和就知道這花甲粉的火候還是差了點的。

杜清和也夾起了花甲粉,嘗了一口,心中有種果然不出所料的感覺。當然了,這花甲粉也不是毫無亮點的,比如那粉絲,就非常正宗。

什麼是粉絲呢?

這麼說吧,在其他很多地方,做花甲粉用的都是米線。不是說米線不好吃,但米線難入味,這是公認的。粉絲就不一樣了,不管是產自哪裡的粉絲,都薄如發絲,其滑如凝脂,口感軟得來又帶著爽口的感覺,能把調味料最大限度給鎖住,最是能入味。

在以往,技術沒有進步的時候,粉絲到底是手工製品,沒有機械的隆隆聲,隻有青石磨在悠悠運轉,漿汁順著磨槽汨汨而下。純手工製作做出來的粉絲,像白絲線一樣亮麗、純白,就算是聞著,都覺得心曠神怡,而且口感也“更滑更爽”。

當然了技術在進步,像方便麵一樣,粉絲都成了機器加工的了。可能口感會下降不少,但總的來說,比米線好一點了。

粵省人對粉絲是有獨特感情的,比如一道很經典的粵菜,就是三絲炒粉絲。所謂的三絲,其實都是可以自由搭配的,可以是胡蘿卜絲,也可以是肉絲、臘腸絲、火腿絲、豆芽……反正不管怎麼做,勾了芡之後的三絲炒粉絲,絕對是筵席上填飽肚子的首選。要是廚師功力足夠,粉絲炒得恰到火候,又滑又入味,口感還爽,都不用三五分鐘,就被瓜分完畢了。

可以說,在粵省吃宴席,就看這道三絲炒粉絲的味道如何。如果好吃的話,那這個廚師其他菜肴也不會差了;但如果一般般,那這個廚師的其他菜肴,好吃也有限。

粉絲很常見,但像要處理好,並不簡單。

就拿這個花甲粉來說,或許花甲不夠好吃,但粉絲還在及格線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