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你這是什麼法寶?(2 / 2)

“咳咳,說回這三清鈴吧,其實這才是三清鈴最原始的,不對,是傳承最久的形態。至於三清鈴一開始是什麼樣的,我也不知道。但是呢,這個形製,肯定是在蟎清之前。”接著,杜清和把道教秘史說了一遍,陳正才恍然大悟。

“這麼說來,這真的是古玩?!”

陳正傻眼了,“這上麵也沒有包漿啊,怎麼可能是古玩呢?這……不可能啊?要知道,人家最好的銅器,宣德爐,也是有包漿的。”

這是實話,經過了幾百年的銅器,怎麼可能沒有包漿呢?

杜清和卻知道,這是寶物不會蒙塵。包漿再好,也會破壞銅器的外觀。而作為寶物有靈的法器,是不會讓自己蒙塵的。哪怕穿越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時光,都會在靈氣的庇護下,不會被破壞自身。當然了,如果沒有靈氣的補充,法器的靈氣也會慢慢消耗殆儘。

“也不能確定這就是蟎清之前的三清鈴,因為到底還是有這樣形製的三清鈴傳承下來的。我估計啊,這三清鈴就是一直在道觀裡被使用,加上平日裡打醮,做功課什麼的,又接受了香火供奉,才有這種效果。對了,這就相當於什麼開光,也就是讓一件普通的東西有了靈。”

杜清和的解釋,讓陳正釋懷了:“我就說,不可能是明朝,甚至更早的銅器。如果是民國時期的,我倒是覺得像了。你看看,上麵的賊光還是賊亮呢。估計也沒用過多少次,都沒有汗漬浸透,然後形成包漿。”

杜清和笑了笑,沒有再說話。

陳正就是太過於迷信什麼包漿了,事實上,法器是不會有包漿的。

就算是把一件古董銅器製作成法器,那在靈氣的作用下,這包漿也會自行脫落,很是神奇。畢竟寶物嘛,要熠熠生輝的那才是寶物,不然的話,神仙手段的法寶,跟凡間的銅器一樣,這像話嗎?

陳正感慨道:“不過話說回來,這知識就是力量啊,我原本這可能是出爐沒多久的銅器,沒想居然還有這麼大的來頭。也好,今天算長見識了,道教的辛密也聽了一點。杜老弟,我們去吃飯吧,吃正宗的榕城美食!”

其實榕城和其他潮汕地區不太一樣,哪怕方言類似,但吃食方麵卻也獨樹一幟。

大抵上也跟閩省差不多,閩省是“十裡不同風,一村有一俗”。事實上,粵省也差不多,粵東、珠三角,粵北和粵西,風俗都相差太遠。這大抵上是因為曆史上兩次人口大融合,北方漢人客徙到粵省,把原本的風俗都帶了過來,再加上本地的風俗同化,才形成這種奇景。

反正,粵省不同地區的人,到其他地級市去,都會覺得非常新奇的。

特彆是吃食,真的千奇百怪,無奇不有。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