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莊稼長勢良好(1 / 2)

舅舅兼師傅住在自己家裡,景依就不用再分心往鎮上跑了。

她田裡的莊稼長的都很好,麥子已經抽穗了。棉花也已經長的老高。油菜花長的也很好。其它的農作物長的也都很不錯。

麥子收獲的時候需要有禾場堆麥子,打麥子,曬麥子,後期工作不少呢。

村裡也有禾場,景依種的糧食比較多,得自己準備一塊場地,她就在離家不遠的地方選了一塊荒地,和村長商量買下了這塊地。

一塊荒地要想成為好用的禾場必須得把地麵壓結實,還要壓的光滑些。這就要用到一種工具—石滾。

石滾是鄉下人用來打場用的工具,很普遍,幾乎每個場地上都有。石滾一般都是大青石做成的,呈圓柱體,一頭大,一頭小,兩頭有滾眼,使用時用特製的木架子套上,可以借助人力或者畜力拉動。

景依先是讓雇傭的長工們把禾場上的荒草除乾淨,然後在禾場上澆上水,等乾一乾用石滾把禾場地麵滾壓瓷實,軋的地表又結實又光滑。等用的時候再軋一軋,這樣麥場表麵保持光滑結實,用來打麥子、曬麥子、打稻穀都行。

景依打聽了村民們收麥子後用連枷或者石滾脫粒。連枷是靠人力敲打脫粒,而石滾則是用人力或畜力拉動石滾碾壓脫粒。

這古代社會可沒有任何機械,隻能用這種最原始的工具。隻是它們的效率肯定很低。不過麥子收割的時候已經比較乾了,再曬一下脫粒比較容易,用石滾壓在攤開已經曬乾的麥秸上,麥粒就脫離了穗子。

景依考慮著是不是設計一個手動的脫粒機。起碼能提高些效率。

特彆是給稻穀脫粒的時候用石滾就沒有那麼好用了。畢竟稻穀收割的時候還是比較濕的,甚至葉子還有綠的。

景依覺得設計一款稻穀的脫粒機還是沒問題的。她明年就準備種水稻,到時候肯定要用到脫粒機。

油菜花很快就會開花,而養蜂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景依就找人打聽有沒有養蜂的,開始沒打聽到。還是梅煥章得知景依想養蜂才說道:“養蜂這個手藝會的人還真不多。所以蜂蜜才很珍貴。很多人都是去山裡找野生的蜂窩。蜂蜜出產很少,才得意珍貴。你要是想學養蜂我派人幫你打聽一下。”

景依說道:“這個倒是不用,我就是想找個會養蜂的人,雇傭人家幫我養蜂,然後還要打製些蜂箱,想看看現在的蜂箱是什麼樣的。

如果很難找到人的話我就自己設計樣式找木匠打製蜂箱。可以先養幾箱蜜蜂試試。就當是養著玩兒了。”

梅煥章白了景依一眼,“那蜜蜂是可以養著玩兒嗎?弄不好是要被蜜蜂蟄的,那也是會中毒有生命危險的。”

景依笑道:“這個您可以放心,我會做好防範措施的。”

景依覺得她就種了兩百畝的油菜花,養幾箱蜜蜂應該沒問題。她就畫了蜂箱的圖紙,然後讓村裡的王木匠按著圖紙給她打了十個蜂箱。

蜂箱做好後第二天景依和宋城遠、喬宏幾個一起趕著馬車把蜂箱運到了山腳下,然後景依帶著家裡的幾個人把蜂箱放在了山腳下一處比較隱蔽的地方。

把十個蜂箱擺放好後景依就拿出用蜂蜜、糖和花粉製作的誘餌放在了十個蜂箱裡。真是用來吸引蜜蜂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