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其一)(1 / 2)

畫麵中的陶淵明,脫下官服,解下官印,飄然離去。

【“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儘,樂夫天命複奚疑。”逃離官場的生活後,陶淵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暢快。】

天幕一轉,隻見換上了葛布衣衫的陶淵明一路沿著落英繽紛的小徑登上山坡,隻聽得一聲長嘯,便有說不儘的肆意酣暢。

畫麵再變,陶淵明在溪流邊上又是吟詩,又是釣魚,好生快活,儘顯風流。

朗空星垂,天幕如縞素一般的光華落在蘇軾的身上,他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天幕。

“陶公這一去,算是徹底放下了。”

看到自己的偶像終於過上了想要的生活,蘇軾欣慰地捋了捋胡須。

東漢

“孔明先生……”劉備忍不住打破了諸葛亮的沉思,生怕天幕用美好的田園生活把諸葛亮拐跑了。

諸葛亮回神,仔細打量對麵端坐的劉備。

這位戎馬半生的老革此刻卻頗為忐忑,雖然他的身軀依舊偉岸,腰背依然挺直,但是越來越多的皺紋爬上了他的額頭,頭發也愈發斑白,這些無疑都在證明,劉備已經不再年輕了。

與其他逐鹿天下的諸侯相比,打了半輩子仗的劉備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勢單力薄,駐紮在新野縣,沒地沒兵沒糧,雖然麾下有諸多猛將,但看起來翻不起什麼大浪,不是什麼明主。

但是劉備是一個真正的仁德之君,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相信劉備和他的誌向是一致的。

雖然躬耕的田園生活很美好。

然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亂世之局豈能獨善其身?

想到這,諸葛亮從容一笑,不慢不急地說道:“將軍請看,自從董卓作亂以來,英雄豪傑乘勢而起……”

劉備的眼睛越來越亮,對眼下的局勢豁然開朗。聽著諸葛亮的闡述,一個能夠“興複漢室”的戰略在劉備的眼前徐徐拉開了帷幕。

【由於心情實在暢快,陶淵明隻覺得生活明朗,萬物可愛。暢快到什麼地步?他一口氣寫了六首《歸園田居》。】

天幕一一把《歸園田居》六首詩列了出來。

【除了描寫美麗的田園風光外,還寫了很多田園的相關生活,比如田間耕作和鄉裡鄉親的交往】

音樂適時變得歡快,畫麵裡出現了一派和美的田園風光,升起嫋嫋炊煙的村落,野花為路的小道,蜿蜒田間的小溪,農人們身處其中,或田間勞作,或互話家常。

“陶翁啊,你家田裡的桑麻種的怎麼樣?”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拄著拐杖在田埂上笑眯眯地問道。

兩家的田挨在了一塊,隻不過對比鮮明,一邊欣欣向榮,一邊雜草叢生。

“哎……種的不太好,雜草忒多。”陶淵明有些羞愧,唉聲歎氣地回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可見陶淵明在農活上並不精通。但是陶淵明不改其樂,每天都“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隻見天幕裡的陶淵明扛著鋤頭,天還沒亮出了門。直到晚上,月亮出來了他才回家。

沒有想到天幕直接把自己未來不善農活的事抖落乾淨,年少的陶淵明臉一下子變得通紅,熱氣從頭蔓延到腳,恨不得在地上挖個洞把自己埋進去。

未經曆過社會毒打的他此時還是有些驕傲在的。

太過分了……未來的自己怎麼連這種事情都要寫詩啊,寫詩也就算了,還被人當眾念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