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阿房宮賦(1 / 2)

三國

“公瑾,這你怎麼看?”孫策驚疑不定,第一時間問那詩歌裡的周郎,他的摯友,周瑜周公瑾。

周瑜遲疑了半晌,一雙濃眉蹙起,雙唇也微微抿緊,正要開口之際,有些急性子的孫策見沒得到周瑜回話他便自己繼續喃喃自語道:

“折戟沉沙……在赤壁我們會有一場惡戰,所幸的是贏了,但是東風————”

“公瑾你識天象這事兒我怎麼不知道?”

孫策不信鬼神這一說,甚至向來對這種東西抱有嗤之以鼻的態度,不是東風相助,那肯定就是我家公瑾熟識天象了。

孫策熟練地將東風不與周郎便代換成了自己能理解的一套。

周瑜聞言無語地看了他一眼,"我也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有了這個本領,想來……應是後人杜撰吧。”

畢竟隔了上乾年,許多事情到最後可能都會模糊掉,變了一番模樣。

女聲也十分憂愁,她唉聲歎氣:

【《山行》,這個也不用多提了。懂得都懂,之前一度被玩壞。】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這不挺正常嗎,劉徹拜讀了一番,丈二摸不著頭腦。

嗯……那是因為後麵是隻有現代人才懂的車。

【杜牧,也算是在我們記憶深處裡的人物了,這次特意舉例的三首詩,無一例外,都選自語文教材。《赤壁》收錄於高中語文,另外兩首呢,出處在小學教材。】

霍,需要背的不少啊。劉徹在心裡暗暗嘲笑。

不過這三首確實各有各的好,《清明》交代事情利落明了,又不失意趣。

《山行》讀完之後,一副山林秋色圖映入腦海。

《赤壁》一個鎖字,將原本硝煙彌漫的戰爭轉瞬間就變成了春色深深的亭台樓閣。

劉徹再次品讀了一番,覺得要是他掌握教材選拔的話,也會把杜牧的詩放進去。彆的不提,就《清明》一詩,時間地點人物,四句詩就講完了,多有利於提升思維邏輯啊。

【也許是背的太早,或者詩歌風格跨度太大,就我本人而言,看見他的詩,心裡常常是這樣的感受。

女聲逗樂,語氣十分誇張:

【這詩居然

是他寫的?這首怎麼還是他寫的?】

大唐揚州

怪我嘍?

杜牧大無語。

“明明是你自己不記人名字……”他忍不住反駁了一句,雖然自己的具體詩風可能不太一樣,但是杜牧覺得自己整體上風格還是一致的。

沒認出來,證明你對我了解不夠,杜牧忿忿不平地想到。

“對,就是。”

“天幕自己背不會,還要賴到十三郎頭上。”

姑娘們義憤填膺,堅決表示自己與杜牧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李白之後,雖然天幕在天上,但是大家都知道天幕的製作者其實是後來之人,視頻內容又大多詼諧有趣,就一點兒都畏懼不起來了。

姑娘們以為,不能和錢過不去,所以杜牧說得都對,啊對對對。其他賓客為了討好,也有跟著附和的,甚至言語更難聽,一時間在這裡批判天幕的音浪高了起來。

“倒也不能這麼說……”杜牧聽著越來越偏的輿論,連忙開口製止,他指了指天空,“天幕,還是在天上的。”

“杜十三,你也太小心了,你怕天幕我可不怕。”有人語氣輕蔑,看不慣杜牧大出風頭,試圖賣弄自己的英雄氣概。

【叮————檢測到針對宿主的不良言論,正在生成解決方案】

還在肆意貶低的眾人不知,天幕注意到了這裡。

“哈哈哈,倒也沒錯。”李白捧腹大笑。

《阿房言賦》李白還以為杜牧和他是一路人,結果後麵,要清新有清新,要明快有明快,李白現在越看越覺得,倒真是彆有一番杜牧自己的味道在。

“含蓄委婉,風流華美,卻又雄姿英發。”高適總體給了一個很高的評價。

“讓人對杜牧的詩歌產生疑問確實有一部分的原因在他自己身上。”

杜甫作為格律研究者,給出了一份十分專業的總結:

“杜牧的文章鋪排氣勢非凡,他詠史懷古的七絕詩才氣縱橫,傷彆懷感詩卻深婉豔麗,而寫景詩詩風又變得清新飄逸。”

說著說著他不禁莞爾一笑:"如此複雜,怪不得天幕要說自己認不出來。"

女聲循循善誘地說道:

【大家想啊,提到李白,我們的第一印

象是浪漫豪放,提到杜甫,我們腦子裡自動浮現沉鬱頓挫四個大字,提到白居易,會想起他一連串通俗易懂的詩歌。】

沉鬱頓挫?我?

杜甫心裡大感不妙。

他隻覺這四個字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既然都這麼說了……

杜甫的嘴角抿成了一條線,後麵的我到底怎麼了,這評價太深沉,讓他有點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