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1 / 2)

“這話說得……”

多傷人呐。

劉徹微微地歪頭,語氣促狹至極。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元嘉指的就是南朝宋國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啊。咳咳。】

女聲清了清嗓子。

【這劉義隆想得倒美,封狼居胥,然而實際上卻是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也就是下文裡的佛狸祠下裡的“佛狸”給揍了個鼻青臉腫,倉皇北顧,丟的土地一片又一片。】

……

文皇帝,就這?

劉徹想想自家的漢文帝,特擅長不戰而屈人之兵,雖說沒有什麼大的軍事行動吧,但麵對匈奴那也是寸土不讓。

結果這位可倒好,輸的麵子裡子都沒了。光是皇帝死在劉裕登基路上的就有六位,呃。再說可能就冒犯了。

劉徹在在心裡對劉裕道了聲歉。

“真不愧是虎父犬子,這宋文帝連守都守不住,這一點還不如孫權呢。”

起碼孫權人家雖然也打得差勁,但是人家在另一條戰線上的收益不菲啊。

劉宋

南朝宋國人聽見天幕所言的話也隻覺麵上無光,宋文帝本人也局促不安,不知該說些什麼。

他知道劉裕也能看見天幕……劉義隆不由背上冒出冷汗。

本來父親屬意的承嗣之人就不是他,更兼之他打仗打得一塌糊塗。

祝自己好運。

希望那個時空的自己還活著。

劉義隆有些悲哀地想到。

“虎父”劉裕本人確實是臉色發青,怒目圓睜。不過和劉義隆所想的差不多,宋武帝劉裕確實還掛念著另一個人。

“車兵呢。”

車兵,不是博人,正是是當朝太子劉義符的小名。

【其實人家能得“文”這個諡號,也說明了他當皇帝當得還不錯,和孫權相似,治國是一把好手,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

【但是一到戰場上,他爹剽悍的絕世武功是一點都沒讓他繼承到,純純挨削,當人家的經驗包,skrskr。】

“經驗包怎麼了?經驗包也可以很有作用。”

孫權大無語。從說隻有孫策是孫郎開始,孫權就懷疑一件事,那就是天幕在故意針對他。

瞧這話這說的,上一個被嘴是經驗包的,可不就是我嗎。

孫權苦大仇深地想到。

【元嘉草草有多草率?】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戰,但宋文帝就不一樣了,主打一個打了再說。】

天幕給眾人獻上了一打宋文帝北伐的史料。

是時複遣軍北伐,資給戎旅,悉以委之。

好家夥,北伐都已經開打了,才開始下令籌措軍需……

怪不得是草草,真夠草率的。

這輸的,還真不冤。

劉徹無語凝噎,要是仗這麼打,他還費

什麼勁兒啊和一幫大臣扯皮。

【沒有金剛鑽彆攬瓷器活,縱觀曆史,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是自南向北一統天下,處於南方的政權想要北伐,贏少輸多,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劉義隆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宋文帝,他真的我哭死。他堅持啊,打了足足二次呢。】

贏少輸多,大多以失敗告終,仿佛兩記重拳打在立誌於北伐之人的心上。

辛棄疾眼下思緒紛亂無章,這讓人悵然若失的憂愁讓他感覺自己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意義。

年輕的他無助又迷茫。

“話是這麼說,但咱打下這天下也不容易。”

朱元璋頓感麵上有光。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嚴格履行戰略方針,先取山東,移兵兩河,拔潼關而守之,二步走步步為營。

回想起當年在波濤詭譎中匡扶社稷,驅逐胡虜,恢複中華,朱元璋心中便升起豪情萬丈,就問還有誰?

朱元璋在心裡自得,臉色也分外紅潤,笑嗬嗬道,“說起來人諸葛亮還六出祁山呢,二次不多,不多。”

這種和藹的態度自然是少不了大家異口同聲的拍馬屁。

啊對對對。

天幕自然是不會管這些情緒的,伴隨著動感的音樂,天幕出現了幾個字:

【第一次北伐】

女聲輕快:

【劉裕去世之後,先是他哥哥劉義符繼承了皇位,但是他哥哥被劉裕從小寵到大,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玩樂第一位,什麼父喪大禮,什麼軍國要事,一概不放在心上。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於是大臣們把他給推翻了。】

【劉義隆是劉裕的二兒子,按理說前麵兩個哥哥怎麼也輪不到他上位,而且他本人還不受劉裕待見,要不是因為劉道規已經過繼了劉義慶,劉裕是真想把這個兒子過繼給他二弟弟啊。】

好,車兵的結局朕知道了。

但不是他喜歡的那一種。

劉裕麵無表情。

大漢

“如此說來,這劉裕身邊倒是有一群好大臣呢。”

劉徹似笑非笑,意味深長。

最不得寵的二子得了皇位,也不知道這些平日裡對劉裕恭謹的大臣們在背地裡得費了多少功夫。

見劉徹如此發言,下麵的臣子聽得額頭大多都暗暗冒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來。

作為天子,最不能容忍的事情莫過於大臣把手伸到立儲繼任的事情上,在場的都是聰明人,焉能不知劉徹的敲打之意?

【和劉義隆相比,劉義慶可能大家更熟悉一些。著有《後漢書》,《世說新語》,為南北朝一代著名頂流網紅。】

【後來劉義隆又回到劉裕宗下,幾經輾轉才得了皇位,他麵臨的局麵不算美好,於是在南朝宋動蕩之際,拓跋燾一看,哎呀老虎沒了,抄家夥哢哢一頓乾。】

【北魏趁機奪取了劉宋在河南的大片地盤,洛陽、虎牢、滑台等地全部落入了北魏之手。因此這趁火打劫的

事兒劉義隆一直耿耿於懷。】

“拓跋燾這事兒乾的確是不地道。”

李世民先是嚴肅地批評了一番,然後話鋒一轉,“但是這怎麼能叫趁火打劫呢,明明是審時度勢才對。”

開玩笑,李唐論起來也是北魏一脈發展起來的家族,自然是要對北魏秉持一個相對肯定的態度。

【元嘉六年,宋文帝派使者出使北魏,希望北魏歸還此前趁機占領的河南地區。使者可謂是慷慨陳詞,宋文帝也稱得上是誠意滿滿,但是——】

【北魏太武帝十動然拒。】

“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

看到天幕附贈的解釋,劉徹悶笑一聲。

【宋文帝也是年輕氣盛,一看怒了,好啊敬酒不吃吃罰酒。】

【宋文帝自覺經過這幾年的自己的勵精圖治,國家綜合實力蒸蒸日上,國際話語權顯著增強,和北魏碰一碰也不帶虛的。恰逢北魏和北方的柔然在打架打得熱火朝天,於是第二年春——】

“要開始打了唄,嘖嘖,勝之不武。”

劉徹堅持不讓話落在地上。

笑死,拓跋燾趁火打劫不假,但是劉義隆逮著北魏分兵乏術的機會,也屬於趁機出兵。

【劉義隆以到彥之為帥,率兵五萬北伐。一路披荊斬棘,奪回了洛陽、虎牢、碻磝、滑台四鎮,並分兵把守黃河防線。這一看,豁,北伐的成果還是相當喜人的。】

【但是實際上北魏采取的戰略方略是守後攻,不得不說,大家都很雞賊。春夏優勢在宋,秋冬優勢在北魏。二次北伐的時間,大多都是按照自身優勢去安排攻防順序。】

天幕放上了一張這時期的地圖,而後進行解釋。

【春天水草豐茂,天氣溫暖,南方人怕冷耐熱,所以天氣暖和,有利於南方人作戰,因此劉義隆北伐都選在這個時間段。】

【而北方就不一樣了,北方人可不怕冷,即使是在冰天雪地裡也有一戰之力。】

當是如此。

劉徹的嘴角微微向上。一雙眼睛熠熠生輝地看著天幕。

這一條在備戰的時候用得到,記下來。

【就這樣從當年秋季開始,拓跋燾帶兵南下,打響了反攻的旗號。劉義隆見對麵禦駕親征,也有樣學樣,對前線將領指手畫腳,但是他從來沒想過,二者之間的軍事才能是雲泥之彆。】

【於是待到元嘉八年二月,魏軍又重新奪回了原來的河南地區。宋軍主力全線慘敗,第一次北伐的結果是——失敗。】

“如此,有這結果也不奇怪。”

看到天幕所言由劉義隆在指揮上,憑空“遙製兵略”,即使前線十萬火急,將領也必須“仰聽成旨”。

秦始皇也就明了結局了。畢竟領兵打仗這種事還是得讓專業的來。

論起來,秦始皇也沒禦駕親征過,即使他生下來就出了國。但是秦始皇有一點好,打仗的時候對前線將士們是全力支持,把大後方打理的井井有條。

根據史書記載,一個秦軍每月口糧大約四十斤,以王翦攻楚六十萬人為例,這場戰爭一共進行了兩年時間,需要近三十萬噸的糧食。

秦始皇時期連年征戰,如果不是有一個能穩定輸出糧食的大後方,王翦能否打贏楚國還得畫上一個問號。

【這一仗,給劉義隆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以至於整整二十年,劉義隆都沒提出過北伐的話頭。】

【其實宋文帝能得這個“文”字,也多是因為這二十年。二十年無戰事,二十年休養生息,整個國家都從戰爭的藩籬裡得以喘息,這二十年可以說也是南方老百姓日子過得最幸福的二十年。】

“沒有戰爭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不是……”

杜甫心中不為人知的某個部分毫無預兆地被觸動了,泛起澀澀的酸意。杜甫不欲再看,剛好撞見了李白的閃爍著淚光的眼睛。

兩相對視下,兩個人都知道彼此在想些什麼。

“誰會,誰會想……”

杜甫喃喃。

偶爾杜甫也會想起開元年間,那是一整個大唐的白月光,是大唐最好的時代,也是無數人終其一生來懷念的時代。

見過全盛時期的盛唐,誰不是對此刻骨銘心呢。即使在有天幕的預警後把損失降到了最小,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回不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