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2 / 2)

再也回不去了。

【第二次北伐】

【這業績一上來吧,宋文帝又開始飄了,覺得自己又行了,此時宋文帝滿腦子隻有四個字——】

【封狼居胥。】

“聽玄謨所陳,令人有封狼居胥意。這不也是典故嗎。”

反反複複提及的封狼居胥,到現在也沒說明白到底是何人。

劉徹心癢癢,發現了盲點忍不住抱怨道。

大明

“彆說宋文帝了,誰不想封狼居胥呢。”

朱元璋不勝感慨。

手下一幫大臣亦是同感。他這一幫子開國大臣什麼多,武將最多。

曾幾何時,文官拜相,武將封侯就是古代文武官員職業生涯的儘頭了,但是冠軍侯霍去病不一樣,他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把武將成就的最終點指向了封狼居胥。

從那以後,封侯就已經不算是武將們最心心念念的東西了。

【封狼居胥,隻要他劉義隆把北魏滅了,那他就是要文治有文治,要武功有武功,他的名字將會永遠刻在劉宋的功勳碑上。】

【這一役,經過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劉義隆信心十足。】

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也。

但是,二十年休養生息……

太久了。

看見天幕放上的史書資料,秦始皇不可置否。

保持一個軍隊戰鬥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戰鬥,所以即使統一了六國,秦始皇還是各種打,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一方麵是因為軍功爵製度,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操練軍隊,

保持其戰鬥力。

而魏晉南北朝,此前天幕有提到過,乃大亂之世。一個長達二十年都沒打過仗的亂世王朝意味著什麼?

要知道二十年,可是足夠一個王朝更新換代了。

這意味著自上到下,從高門貴族到貧民百姓,整整一代人都沒經曆過戰爭。意味著沒經曆過戰爭的年輕的將領多如趙括者,為紙上談兵之輩。

意味著作為征兵主要來源的年輕壯丁們根本沒見過戰爭的樣子。

意味著這個亂世王朝,在二十年的安逸中已經磨滅掉了銳氣。

既是如此,這樣的將領,這樣的軍隊,這樣的王朝,談何發起什麼戰爭呢?

秦始皇不相信,劉義隆能在北蠻子的手裡能討得什麼好處,不被活生生吃掉就不錯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

【孰料,拓跋燾決定親手教他如何做人,這一場,是劉義隆敗得最慘的一場,可以說是差點被拓跋燾給打亡國了。】

“孽子!”

劉裕氣得腦瓜嗡嗡。

造了什麼孽啊,招來這樣的冤家。

不得不說,真論起來還真是劉裕開的頭,造的孽。其實劉義隆在劉宋這幾個皇帝裡,算是出挑的了,再往後那更是一個不如一個。

而女聲說著風涼話。

【這場戰爭,劉義隆是有自己的戰略在的。這回北伐兵分四路,齊頭並進。】

天幕放上了劉義隆此次的方略。

第一路:西路軍以隨王劉誕為帥——進攻陝西,直撲長安。

第二路:東路以蕭斌為帥,率軍六萬,以王玄謨率一萬水軍為先鋒,武陵王劉駿率水陸大軍為後援。——經淮、泗入黃河,圍攻滑台,繼而北上。

第二路:中路以臧質為帥,率步騎十萬——進攻許昌、洛陽。

第四路:機動部隊。

【和上次差不多,戰爭開始的時候,劉宋進展十分順利,捷報頻傳,尤以西路為最,眼看著就要把關隴地區收入囊中了,但就在這時候,東路的王玄謨在攻打滑台這件事上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圍而不攻,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一拖就拖了好幾個月,直接拖到了秋天。】

“拓跋燾做夢都能笑醒。”

拖,讓你拖,拖到秋天了吧。

劉徹蚌埠住了,上一次的虧還沒吃夠是吧。

都是姓劉的,還算得上是血脈相承,怎麼就不長記性呢。

恨鐵不成鋼的劉徹無言以對。

【閏十月初七日,北魏太武帝親率大軍渡河,東路王玄謨不敢與其為敵,灰溜溜地跑了。他這一跑,倒是保全了自己,帶來的卻是整個戰線的全麵潰敗。】

【中路遭遇北魏將拓跋仁,前鋒梁坦作戰不利敗北。這樣一來兩路大軍都不太順利,孤軍深入的西路軍隻能跟隨其他兩路一並後撤,第二次北伐到這一步就已經算是失敗了。】

羞愧。

天幕短短一席話卻足以令劉

義隆羞愧難當,明明已經是幾十歲的人了,卻坐立難安。

壓力來到了劉義隆這邊,他現在的經曆和孫權一樣的社死,簡直了。

【攻守形勢就此逆轉,得此良機拓跋燾決定兵分五路,乘勝追擊,大舉南進。就這樣劉宋大軍一路跑,而拓跋燾在後麵窮追不舍。除了幾座孤城久攻不克外,沿途劉宋守軍,大多望風奔潰。】

一幅簡單的動態地圖擺在了眾人的麵前。

隻見代表拓跋燾的紅方以飛快的速度蠶食藍方劉宋的地盤,而藍色則是節節敗退,僅僅是呼吸的功夫,就看見紅色占據了一大片,裡麵星星點點夾雜著藍色。

這樣的態勢一直到延續到以長江為界,才停了下來。

【於是他逃,他追,他們都插翅難飛,就這樣拓跋燾一路追到了長江邊上,所謂飲馬長江,莫過如此。】

天幕放上了飲馬長江的相關解釋和檀道濟的故事,原因無他,飲馬長江的出處就是《南史·檀道濟傳》。

魏人聞之,……自是頻歲南伐,有飲馬長江之誌。

“可憐白浮鳩,枉殺檀江州。”

劉徹念了句資料裡的詩句,眼底的神情卻透出冷意:“檀道濟死的不冤,殺了檀道濟是自毀長城,但不殺檀道濟怕是要改朝換代了。”

作為托孤重臣最後卻參與了廢立皇帝,甚至不止一次,檀道濟的所行所為,毫無疑問是在眾多皇帝的雷點上蹦迪。

劉宋

“朕還是不後悔。”

今日能廢宋少帝,他日未嘗就不能廢我。

看見自己接連戰敗的事跡,劉義隆本心如死灰,但是史書上說他感慨若是檀道濟該有多好,劉義隆不以為然。

說說而已,再來一遍,他還是會選擇殺了檀道濟。檀道濟,那可是是他大哥劉義符嫡係中的嫡係,但就是這樣一個人,連在未登基前就已經相處好幾年的君主他都說廢就廢,於私,這是不義,於公,這是不忠。

想到這裡,劉義隆更是冷笑出聲:“此等不忠不義之輩,就算登基的不是他,換作是其他子弟,都會與其不死不休。”

畢竟。

誰也不能保證下一個被廢的是不是自己。

“真是……對得起我。”

劉裕怒極反笑,但眼裡的怒火卻像是要把人焚燒殆儘。

他沒想到,他死後托孤的四位輔政大臣就是這麼對待自己兒子的,短短兩年,他的兩個兒子,劉義符劉義真,先後都死於他們之手。

劉裕甚至覺得自己對劉義隆刮目相看,登基後能把這四位弄死,此舉真是告慰了那個時空自己的在天之靈。

【長江啊,過了長江劉宋王朝就gg了。雙方對此也是幾經乾戈,到最後北魏軍士水土不服,疫病四起,無奈之下拓跋燾這才退了兵。】

【但與此同時,劉義隆的第二次北伐,就這樣倉促失敗了。而倉皇北顧,辛棄疾這描述一點都沒錯,這還真就是當時的劉義隆。】

“那我還是比劉

義隆強一點的。”

彆人的慘敗總是令人高興。

比如說孫權就很高興,他的眼睛裡有了神采,不再是先前的自怨自艾,連舉手投足間都帶上了輕快的節奏。

周瑜見此心念一動,不著痕跡地了拍孫策的肩膀,示意他看向孫權。

孫策的手有點癢,但又硬生生停住了。

長兄若父,養小孩,大不易啊。

今天也是孫策修身養性的一天呢。

【第二次北伐的慘敗,讓劉義隆辛辛苦苦攢出來的元嘉之治,一夜回到解放前。而北魏大軍一路上的燒殺搶掠,嚴重破壞了南朝的經濟發展。】

【但是你以為劉義隆會放棄嗎?】

【他還敢!】

“都說是三次了,自然是還敢。”

槽多無口,劉徹艱難下嘴。

天幕節奏還是很快的,又帶到了第三次戰爭上。

【第二次北伐】

女聲歎息:

【拓跋燾還活著的話,北伐的想法劉義隆自然是動都不敢動,雖然兩人年齡相仿,又差不多同時登基,但履曆差距太大,拓跋燾是打出來的,而劉義隆是守江山的。】

【然而人有旦夕禍福,公元452年拓跋燾被身邊的的宦官宗愛所殺。這消息一傳到劉宋,劉義隆一個鯉魚打挺,滿血複活。】

【他的心裡隻有一個想法:要不,再試試?】

【於是真·試試就逝世,這次北伐的第二年死於內亂,為自己的太子劉劭所殺,於是第二次北伐還未全麵鋪開便宣告結束。】

不是,來真的啊。

劉徹愣住了,臉頰上的肌肉都隱隱抽動,他現在有點牙疼。這南北朝的故事,可真是刷新了他的二觀。

再二確認。

難以置信。

被自己所立下的儲君……

殺了?!

還是太子親自動的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