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1 / 2)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不管是城南還是城北都有戰事,許多人戰死在野外卻無人收屍,隻能等著烏鴉來啄食。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歸[1]。”

實在是懷念那些衛國征戰的將士們啊,他們天還沒亮就忙著外出征戰,可是直到天黑了也沒有和同伴一起回來……

張晗聞聲望去,發現是三四個孩童正圍坐在樹蔭下,咿咿呀呀地唱起這些不知從何處學來的句子。

唱得興起時,他們甚至還搖搖晃腦地打起了拍子。

嫋嫋的歌聲和著歡快的拍子,久久地回蕩在空中。

孩子們的聲音仿佛被賦予了某種魔力,讓張晗情不自禁地駐足。

他們的笑容是那樣純真,不含絲毫雜質;他們的嗓音那樣清脆,像是黃鸝在婉轉低唱。

一切都十分美好。

——如果不去理會句中含義的話。

可是又怎麼能不去理會呢?他們的聲音是那樣的直擊人心……讓你痛惜,讓你戰栗,讓你自省,讓你覺得這是孩子們在質問血淋淋的世道。

張晗一時無言。

“這是流傳甚廣的一首民謠,將軍不曾聽過嗎?”

張晗稍稍收拾了一下心中的情緒,才轉過頭來麵對身後那個突然出現的聲音,“倒確實是不曾聽聞,想來是我孤陋寡聞了。”

她看到麵前的人後有些驚訝,因為自己曾與他有過一麵之緣——就在月前的雒陽獄中。

殊不知,荀攸在此地見到她之後,心裡也很驚訝。

這些日子,朝廷百官已經為張晗的封賞爭破了腦袋。但作為爭議的正主,張晗既沒有自恃功高,為自己爭取高官厚祿;也沒有故作謙虛,推辭自己的功勞。

她在物議沸騰之際,冷不丁地告了個病假,打了眾人一個措手不及。

原本還有人認為她這是欲擒故縱,想要以退為進贏得天子的愧疚,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

可她這一個月以來,除了上表討要了原董卓軍中的一個校尉外,便再沒有其他的動作,完完全全地過上了深居簡出的生活。

未曾想到,今日竟然會在此處碰見她。

“可否請教君子名姓?”

荀攸從沉思中醒來,對張晗深施一禮,“潁川荀攸,拜見將軍。”

“還未謝過將軍的搭救之義與贈衣之恩。”他曾經是想上門拜訪來著,可又擔心貿然登門太過突兀。

再者,張晗如今身居高位,此舉若是落到有心人眼裡,有攀附權貴之嫌。他不在意眾人對自己的非議,卻不能不在乎家族的百年清譽。

張晗端端正正地回禮,“太原張晗,幸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