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德妃想法差不多的還有皇後,皇後簡直要瘋了,當年她之所以入宮,打的不就是生個兒子,擠掉徒景年,自個做個有名有實的皇太後,讓自個的父母做承恩公和承恩公夫人的注意嗎?
結果承慶帝一句,徒景逸將來會是個富貴閒王,娶個書香門第的女兒,將來風花雪月過一輩子。皇後根本不管承慶帝許諾了什麼,隻知道兒子當不了太子,當不了皇帝了,心中不由恨恨不已,這恨一方麵針對徒景年,另一方麵也是針對承慶帝。
承慶帝什麼時候需要看彆人的臉色,他自覺對幾個兒子都有了很好的安排,到時候幾個孩子成了婚,封個郡王出宮開府,自個再酌情給他們添加點賺錢的產業,到時候再讓太子施恩,晉封親王,再給兄弟留一個宗人府的官職,幾個兒子有頂級的爵位,有花不完的錢財,在宗室裡麵也有話語權,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承慶帝下意識地忽略了,自個的縱容給了兩個兒子以及他們的生母不該有的野心,他們已經不甘心做富貴閒王,甚至是已經上了賊船,下不來了。
皇後跟德妃都開始召見外麵的人,不過這也是常態了,一時半會兒也沒人想到她們會打什麼壞主意。
承慶帝年紀越大,性子越像小孩一樣,這讓徒景年覺得比較鬱悶,不過也隻得拿他當小孩一樣哄著,搞得自個像是不止養了阿明阿陽兩個孩子,還有個老小孩。
如今國泰民安,朝政還算清明,不清明的地方,承慶帝不管,徒景年也不好插手,隻得暗地裡麵記賬,等著秋後算賬。
而江南那邊,卻暗流洶湧。
德妃將承慶帝的意思傳回甄家之後,甄家那邊頓時一片嘩然,隻是,徒景睿原本就不是太子,承慶帝看重徒景睿,對太子不滿,有意易儲,也就是他們的腦補而已。因此,他們以前做的準備無非是找太子的茬,努力營造徒景睿的名聲,回頭好讓承慶帝有理由廢太子而已,哪知道,以前居然是他們自作多情。
發現自個想多了的甄家人自然不可能甘心按照承慶帝的步調走,他們自覺承慶帝怎麼著還有十多年的時間,自家還有機會,這回可要做好兩手準備了,一方麵攻擊太子,吹捧徒景睿,另一方麵,也得準備好武力,以防萬一。
甄家自然不會自個養兵,江南那種地方,一向是繁華之地,平常大家除了捕快衙役,誰見過幾個大頭兵啊,人員調動稍微一多,立馬全知道了。而且,就算在江南養兵,真要是有什麼事情,也來不及反應啊,因此,甄家的選擇是滲透京城附近的幾支軍隊,比如說京郊大營,五城兵馬司,還有就是禁衛。
甄家打好了主意之後,除了拉攏那些文官之外,也開始跟一些武將勾搭上了,最容易勾搭的莫過於那些已經沒落的勳貴。甄家雖說原本不過是皇家的家奴,內務府出身,但是,跟不少江南出身的勳貴關係都不錯,比如說賈家、王家還有史家。應該這樣說,若不是薛家撈了一個紫薇舍人的位置,還主掌了通政司,四大家族的位置根本輪不到薛家,而應該是甄家。
甄家底子可比賈家他們強多了,當年的甄家原本就是金陵的豪強出身,隻不過從龍比較晚,饒是如此,還搭上了皇家的路子,足以在內務府站穩了腳跟。
如今甄家有意兵權,因此,自然搭上了這幾家的路子。
當然,甄家也不蠢,祖上的交情到了現在,誰知道還有多少,因此,他自然不會說,我幫你升官,將來你幫我造反,不過是隱晦的利益交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