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2 / 2)

長公主金安 何為道 6268 字 5個月前

但既然得老太爺看重,怕是說話的多少也有些分量。

也不是沒人猜測可能是老太爺年紀大了,開始想著大兒子的好,這才惠及了顧文君。

但不管情況如何,顧文君一旦傾向哪一房,多少還是加重了那一房的籌碼。

這才引起這一段時日的“龍爭虎鬥”。

顧文君自認為自己可以“待價而沽”,墊著手裡的砝碼作壁上觀,就等著池魚落水,兜一網賺個盆滿缽滿。

顧文君正想著出神,就聽著一聲落轎聲,她便被人請出了轎子。

原本在她看來無非就是站在書房看老太爺作畫題字,未曾想到老太爺正和五名身穿文士服的人在商議塞外關於韃子的事。

這五名中竟然還有之前一麵之緣的宇文都尉。

顧文君不動聲色的打量了對方一眼便要退出書房,卻不料老太爺卻並沒有打算讓她離開的意思,反倒是讓她坐在一旁聽這些人的辯證。

雖說商議,但鎮南王多時沉默,反倒是一名麵容黝黑的中年漢子在怒噴白麵留有一小撮須子的看起來年紀比他要略小一些的人。

對方被他噴的麵紅耳赤,羞憤異常。

顧文君細細聽了一遍,便以了解大概。

無非是與韃子那邊戰事停歇,是否建立通市的事。

按理來說這事也是朝廷來管,怎麼也輪不到身為藩王的鎮南王頭上。

偏個朝廷被現今的皇帝弄得雞飛狗跳,朝堂內對於和韃子通市褒貶不一,至今也沒擬個折子下來。

西涼地處塞外,和韃子通市是最直接的關口。

如今的鎮南王也是個狠角色,很有一種你朝廷不來我自己來的態度。

可問題就出在,和韃子建立通市是否值得可行。

噴人的中年漢子名叫董子航,並不讚同和韃子建立通市,哪怕對方可提供牛羊和膘肥的馬匹,但在他看來和韃子建立通市有礙漢人文化傳承,而且通市因求利爾奸詐,沒有仁義道德,是四民之末,必然動搖關內文化思想根基,於政策不穩。雖說朝廷一時無暇分身,但若是真追究下來,其他藩王就勢傾軋,鎮南王府恐難辭咎。

再者若一旦建立通市,韃子恢複生養,對塞外也是威脅。

董子航說的激進,被懟的麵白文士幾番和他理論,均被他懟的羞惱,而董子航最後一擊的儒家文化便將麵白文士說的麵色都跟著一白。

顧文君卻是沒忍住打了一聲哈氣。

不巧的是她這個哈氣被鎮南王抓了個正著。

“君哥兒可是不大讚同?”

顧文君:“......”

被鎮南王“拋轉”砸中的顧文君見董子航睜著眼瞪著她,一番要和她理論的模樣,便笑道:“並無。”

“哦?”鎮南王卻難得笑了起來。“本王看著卻不像是。”他的話不免讓眾人的目光落在了顧文君的身上。“正巧你也在,不如說說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挺好的。”顧文君說的萬金油。

卻不料惹怒了剛剛就一直處於激憤的董子航。“這麼說大公子是讚同建立通市。”

“我並沒有這麼說啊。”顧文君表情很無辜。

“那大公子是何意?”被顧文君萬金油懟的一口血沒上來的董子航道。

“看來大公子應該是有了萬全之策。”說這話是距離鎮南王靠手邊最近的一人,顧文君抬頭看去,就見著一名相貌儒雅,留有美須笑容滿麵,手持羽扇,很有幾分仙風道骨的中年文士。

顧文君眸光微閃,笑道:“對於通市之事,我是不大懂得,不過既然互為有利,為何不借此機會嘗試一番?西涼雖以鐵騎著稱,但塞外的馬小可也亦有所耳聞,其中汗血馬更是難得一見。小可倒也聽聞那汗血馬日行百裡,汗如血滴很是名貴,若是能引進關內,借以飼養,予以繁衍,想必日後定是助力。何況,牛羊馬對關內的百姓而言,確實是稀罕貨,而關外也同樣需要關內的綢緞和糧食作物等生活用品。再者,通市之後又不是韃子得力,咱們也不是沒有得到實惠。”

見董子航要說,顧文君又繼續道:“我自然是知道各位大人秉持儒家文化,但太祖以來,以百家爭鳴,儒家,墨家,法家比比皆是,雖儒家為首,但.....”顧文君露出齒一笑。“事關關內的百姓是否能得到更大的實惠和利益,通市顯然能解決大問題,儒家可就幫不上什麼忙了。”

顧文君這話未免說的有些大逆不道,由其是那董子航更是氣的麵紅耳赤。想要開口訓斥,卻又顧忌對方是鎮南王的孫子而不敢妄動,隻憋紅著一張臉,怒聲道:“大公子怎可如此枉論。”

“我沒有啊。”顧文君說的一臉無辜。“我就是就事論事。”

噗的一聲笑聲,眾人循聲望去,就見著那略有幾分仙風道骨的中年人掩麵笑道:“好一個就事論事。”

何等的大逆不道!

董子航氣的差點一口氣沒上來仰麵就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