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 70 章(2 / 2)

古代的夫君穿來了 存寧 8408 字 11個月前

說著真是不客氣,腳底生風,一溜煙人便不見了。

他走得那樣快,楊氏無奈,牽著小兒女的手,緩緩往後院去,說實話她心中也有幾分忐忑,怕寧秋娘還像當年那般排斥自己,她是不想給公婆夫君添堵的,且當年……若說她沒有怨氣也是不可能,畢竟她本本分分嫁進婆家,這年頭誰不盼著自己日子過好呢?來自小姑的針對令楊氏多有煩躁,隻是沒想到的是,小姑氣性那樣大,竟敢離家出走,這消息屬實是將楊氏嚇壞了。

一彆六年有餘,也不知小姑是否已嫁人生子,隻盼著她性子改好了些,千萬彆再像是從前那般。

剛靠近後院,楊氏便聽見自家夫君的哭泣聲,她連忙帶著孩子加快步伐,門口的婢女連忙引她進去正廳,就瞧見寧博文眼巴巴望著妹妹,不時抽泣,還要寧秋娘來安慰他。

他性子慣常溫文柔軟,待人接物都和氣,卻也是極妥帖的,對妻子孩子都好,但楊氏知道,他常常一個人在書房裡偷偷地哭。

再一看寧秋娘,楊氏頓時愣了。

她怎地……變化如此之大,卻又仿佛沒什麼變化?

說寧秋娘變化大,是因為她整個人容貌長開,氣質更是大變樣,從略顯驕縱的官宦千金變成了……楊氏不知該怎樣形容,總覺得小姑身上有種不下於公爹的威嚴感。

而說寧秋娘沒變化,是因為寧秋娘雖離家六年,但卻不見蒼老,竟是比當年剛及笄時的美貌還要耀眼!

尤其是她身上那股自信自強的氣息,是柔弱的楊氏所不具備的,將寧秋娘與寧夫人及楊氏明顯區彆開來——第一次看見寧秋娘的人,決不敢小瞧她!

正在楊氏踟躕不敢上前時,寧秋娘拍了拍哥哥的肩,主動走了過來,“嫂嫂,當年是秋娘愚魯幼稚,還請嫂嫂原諒。”

楊氏瞬間訥訥,她做夢都想不到這輩子還能看見寧秋娘朝自己示弱的一天,且她也有些心虛,因為當年她厭煩小姑,沒少給她上眼藥,雖然都是小打小鬨,可最終寧秋娘憤而離家,楊氏認為也有自己的責任在,她連連搖頭:“不不不,是我、是我不好……”

寧秋娘打斷她的話,沒讓她再繼續說。

離家的這些年,經曆的事情多了,寧秋娘漸漸也懂了,嫂嫂剛嫁入家中,自然謹小慎微,想要得到公婆的喜愛丈夫的支持,這世上多少女子都是如此?而她因為爹娘哥哥被搶走,與嫂子產生矛盾,也是理所當然,歸根究底,其實是她們本身的弱小所導致,她們隻有依附彆人而生才能保證自己好好活著,所以事事要看人臉色,爹娘要治她,直接使用父母的權威關起她來,她又能怎樣?

當年她總覺得嫂嫂有時嘴上說著好聽話,其實是故意跟自己炫耀爹娘哥哥對她多好,那時寧秋娘宛如無頭蒼蠅到處亂撞,可真要說起來,楊氏甚至不曾對她惡言相向,她又何必小心眼?

而如今若是楊氏承認當年有私心,難保爹娘哥哥對她不生間隙,因此寧秋娘直接轉移話題,這便是一笑泯恩仇,再不提當年了。

“這便是我的侄女侄兒吧?”

她看向兩個生得玉雪可愛的孩子,她離家時嫂嫂已快臨盆,正是趁著府裡一片兵荒馬亂,她才走得那樣輕易。

“是啊,見恒,思秋,還不快問候姑姑?”

寧秋娘微微一愣,看向那有著一雙大眼睛的小姑娘:“思秋?”

“阿爹說我長得跟姑姑像。”思秋並不怕生,因為她從第一眼看見寧秋娘,就知道她是自己的姑姑啦!“所以給我取名叫思秋。”

寧秋娘不由得看向兄長,寧博文哭過了,此時正不好意思地撓頭。

時人多重男輕女,他卻偏疼女兒,其中未免有女兒與妹妹生得相似的緣故,侄女肖姑。

寧秋娘先取了見麵禮送給兩個孩子,兄妹倆一人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寧思秋拿到跟哥哥同樣的禮物非常驚喜,她對寧秋娘道:“每年生辰,阿爹阿娘送我跟哥哥的禮物都不一樣,我不喜歡什麼裙子發釵,我喜歡讀書寫字!”

寧秋娘聽了,眼神愈發溫柔,她摸摸小侄女的頭:“那你可要好好讀書,日後參加科考,為國效力。”

寧思秋瞪大眼睛,她說自己愛讀書,阿娘總說她不學無術,她不愛學女紅不愛學管家,阿爹也常常歎息她日後如何嫁得出去,哥哥能在私塾裡跟其他人一起讀書,她卻隻能在後宅學什麼女誡女訓,可姑姑卻說,讓她好好讀書,日後參加科考為國效力!

寧秋娘的身份不一般,她這麼一說,寧永言若有所思,楊氏卻溫聲道:“小妹,思秋她哪裡是讀書的料子,這女兒家讀書,讀得再多又有何用?終歸是不當吃不當穿。”

“你嫂子說得是。”寧夫人點頭,“思秋性子野,是得好好教。”

寧思秋鼓著小臉蛋不高興,阿娘跟祖母都疼她,可實在是管得太嚴了!

寧秋娘並未與母親嫂嫂爭辯,她語氣仍舊柔和,“女兒家多讀書,開拓了眼界,自然能思能想,又哪裡必然比男子差?”

她笑道:“沒有什麼是男子能做而女子不能做的,若是有同樣的起點同樣的機會,我相信女子的成就一定不比男子差。”

寧夫人搖頭道:“古往今來,那些大人物通通都是男子,你可曾見過幾個女子?女子最重要的便是相夫教子安分守己,這便是我們應當做的事。”

寧思秋抬起小臉看向姑姑,她隱隱有種感覺,這個第一次見麵的姑姑,將要改變自己的一生。

寧秋娘失笑:“阿娘,男人當權,男人占據十分之九的資源,他們所寫下的史書,自然為同性歌功頌德,而我們女子,便應當群起爭之,若是女人當權,女人占據了十分之九的資源,那麼古往今來那些大人物,自然也都會是女子了。”

她這一番話簡直就是驚世駭俗、離經叛道,聽得一家人都忘了要反駁,個個目瞪口呆。

寧思秋才五歲,還沒到思想被完全固化的地步,她用力點頭:“倘若讓我像哥哥一樣在私塾讀書,像哥哥一樣能隨意出門,我一定不比哥哥差!”

“社會資源傾斜在男子身上,這樣的大環境下,說什麼女子沒出幾個大人物,豈不是可笑?”寧秋娘衝小思秋露出一個笑容,看向父母兄嫂,“我能有今日,多虧皇後娘娘,一味地等待男人恩賜資源是不可能的,隻有我們女子自立自強、彼此互助,才能有爭奪一席之地的機會。”

她在家人麵前,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寧夫人與楊氏都呆呆地看著她,看著這個六年前離家時還什麼都不懂的小娘子,如今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那令人不由自主向往的光。

寧秋娘再度看向小思秋,“雖然我們不能從小便擁有自由,但隻要我們奮鬥不息,我們的女兒、孫女、曾孫女……總有一天,她們從出生起,便擁有自由的意誌。”

小思秋小臉兒興奮發紅,兄妹倆中,其實她比哥哥要聰明,讀書寫字永遠是她比哥哥快,可阿娘從不因此誇讚她,甚至覺得她學得都是旁門左道——憑什麼哥哥學四書五經便是正兒八經,到了她便是不務正業?

所有人都在打擊她、質疑她,告訴她她的想法與需求是錯誤的,她不該要求與哥哥得到同樣的機會,可姑姑告訴她:隻要自立自強,就能爭奪一席之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