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1 / 2)

靖康八年八月,大宋至少已經有十五萬支火槍。

巨大的軍工需求,加上皇帝親自盯著的工事,大宋的火槍製造在短短幾年之內發展飛速。

從純手工打造,到磨具的成型,再到全部標準化,標準化後,開始出現流水線的雛形。

並且,朝廷在郊外買下一大片地,在那裡建立了規模龐大的軍工廠,將東西坊也都遷移過去。

據司馬君如的前方情報,金國已經開始製造火槍。

金國是有完整的軍工係統的,金國繼承了遼國的全部遺產。

像遼國那種國家,已經不是以前的北方遊牧民族。

遼國有完善的政治體製,有成熟的工藝製作。

五代十國戰亂大量北逃的漢人在那裡發展了規模性的工藝,包括武器製造,甚至包括火藥的製造。

所以,趙桓沒有自信到,大宋能做出來,金國就一定做不出來。

金國也有大批漢人人才,也有基礎。

他們從大宋偷了一些火槍,相當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

但是,金國的火槍數量,是一定無法和大宋比較的。

畢竟,幾十把,幾百把,甚至幾千把可以用人力堆起來。

但幾萬隻呢?

這是需要規模化的生產作坊的,大宋在這上麵已經快五年的時間了,才有今天的小小成就。

金國至少要花二十年時間,才能有大宋現在的規模。

原因很簡單,大宋再宋徽宗時代,冶鐵和開礦就已經很發達了,鐵量充足,技術也相對成熟。

這是之前的遼國和現在的金國無法比的。

這才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站在趙桓的角度來說:朕不擔心你偷朕的技術,這種技術朕攔不住,朕不擔心的原因就是,真正的綜合實力,一定是要有相當長時間的基礎積累的。

更何況,金國的民生業都是渣渣,金國朝堂根本支付不起大規模發展軍備的費用。

如果完顏宗磐要強行發展軍備,那趙桓自然是樂得看見。

這一段時間,趙桓受到的最多的還是徐處仁關於全國各地的礦山開發的進度。

現在大宋的幾座主要礦山,都埋下了火藥,每天都在炸山體。

如今的大宋,有三大官營鋼鐵廠。

一是京兆府的長安鋼鐵。

二是太原府的太原鋼鐵。

三是荊湖北路的漢陽鋼鐵。

這三大官營鋼鐵基本上都是運輸的樞紐地,地理位置的選擇非常考究,能覆蓋住大宋最主要的幾塊地方。

當然,從四年前,朝廷就開始鼓勵民間生產鋼鐵。

如今的大宋,記錄在案的鋼鐵冶煉廠,大大小小有兩百多家。

並且由於朝廷的海量需求,鋼鐵廠還在持續增加。

火藥和蒸汽機的應用,又提高了采礦的效率,使商人們賺錢的速度更快了。

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鋼鐵正在源源不斷地補充,大宋的第一條鐵軌也竣工了。

鐵軌下麵鋪的是木頭,隻有兩條軌道是鋼鐵製造的。

那是笨重的大怪物,它跑起來和人走起來差不多的速度。

因為速度實在太慢,消耗過大,最近一段時間,朝廷的大臣們還在爭議要不要把鐵路給廢除掉。

這件事朝廷上下分了兩派,一派是廢除派,以太宰徐處仁為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