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完整的鐵路(2 / 2)

“好,何時開始?”

“等他們將貨物搬運完畢就可以啟程。”

趙桓問道:“這些是華興商社的大米?”

陳連忙答道:“不僅僅是華興商社,朱氏商社的大米也在裡麵。”

“這些大米運輸到幽州後,賣多少錢一石?”

“這……臣不知。”

虞允文接過話答道:“陛下,這些大米運輸到幽州城後,售賣是一石二貫錢。”

“以前是多少錢?”

“去年我大宋北伐蠻夷,因戰事,所以糧價漲到了一石四貫錢,今年恢複到三貫錢,北方糧食比中原和南方都要貴。”

“我大宋如今有九龍江、交州,又有兩湖,近年來,風調雨順,河北路亦從戰亂中恢複,河北平原也是糧食種植的密集區,東京城的糧價已經降到了一石一貫錢,幽州為何三貫錢?原因為何?”

“燕雲戰區消耗糧食過大,燕雲十六州的糧食來源主要依賴於南方供給,水路漕運能力有限,若是糧價再往下將,商人們不願意乾了。”

“那現在因為何,商人們願意售賣兩貫錢一石了?”

“陛下,便說朱青的朱氏商社,一次性運輸了四萬斤(400石)的糧食,若是要將四萬斤糧食運過去,需要五十輛馬車。每一輛馬車運8石糧食,一石糧食售賣3貫錢,收入是24貫錢,五十輛馬車的糧食,收入是1200貫錢,但是從種子、種植到收割在到裝運,成本300貫錢,總運輸費400貫,成本已經到了700貫。朱氏商社和幽州的張記糧行合作,這四萬斤的糧食,張記糧行的進貨價就高達900貫,最後隻能賺到300貫,能賺到的錢的確不多。”

“更何況,一次性50輛馬車運輸,幾乎不可能,最多二十五輛,也就是說,張記糧行一次性隻能賺到150貫。”

聽下來,這幽州府的糧價再每石3貫錢,的確是合理的。

而且這價格,的確也是李光嚴格控製了。

不然非得賣到4貫以上。

大宋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以前每個月的收入最多也就3貫錢。

近些年,隨著朝廷的基礎建設增多,趙鼎管轄的皇家銀行的交子數量不斷增發,普通工人的薪資也漲了。

現在最多可以到5貫。

這種收入,若是朝廷不控製幽州的糧價,百姓吃飯隻能說勉強吃飽。

現在有了火車,就完全不同了。

虞允文繼續道:“這一次的四萬斤糧食,運輸費隻需要100貫,朱青在運輸費用上足足節省了300貫,這四萬斤糧食,他以600貫的價格給到張記糧行,張記糧行原本打算依然以1200貫的價格將這些糧食賣出去,但興華商社卻打算以800貫的價格將同樣的四萬斤(400石)糧食賣到民間,張記被迫降到了同樣的價格,也就是2貫每石。”

虞允文的語速非常快,這些賬目在他腦海中一目了然,且對細節了解得非常清楚。

“臣以為,最大的變化是,以前一個運輸隊一次性最大隻能運輸二萬斤糧食,現在一個商社可以輕鬆發出四萬斤,且隻占用了5節車廂。”

虞允文最後總結道:“承蒙陛下教誨,時間就是金錢。”

朱青之所以願意降價,就是因為從運輸成本上降了,同時同一時間,幫他消耗了更多的庫存。

其他大臣聽得雲裡霧裡。

沒想到這個虞允文腦子這麼靈活,算起賬來頭頭是道。

一邊的財務大臣周朝聽得心裡發酸,這可是他的拿手好戲,怎麼今天被虞允文在皇帝麵前給搶了過去了。

不過像這樣算來,這火車的確是比馬車運輸要好太多了。

趙桓心中歎氣:物流的價值可不是說著玩的,火車是工業時代最重要的基建設施,它不僅僅節約了成本,提升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將各個地方緊密聯係起來了。

趙桓相信,隻要大宋開啟了火車的時代,真正的盛世就不遠了。

“陛下!”

“周卿,你有什麼要說的?”

周朝原本還打算找一輛馬車來和火車比一比,打算讓皇帝清醒過來,不要再這樣執迷不悟了。

但現在看來,臥槽,該清醒的是自己啊!

“陛下,臣以為還可以再加車廂!”

一邊的陳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周朝,心裡說著:周相公,你之前可不是這麼說的啊!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