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生產力2(1 / 2)

“那麼,伯爵大人,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局麵,讓糧食的分配更加均衡呢?”

塞西爾相當應景地提出這個問題。

保羅滿意地看了他一眼,真是個合適的捧哏,於是繼續侃侃而談:“要解決地主撐死、其他人餓死的矛盾局麵,就得讓其他人手裡有東西——能夠把糧食從地主手裡換出來的有價值的東西。”

“比如瓷器、陶器、鐵器、紙張、衣物、機械、酒類等等等,而製造這些東西的行業,就是所謂的製造業,再加上對上述物品原材料的開采行為,就是工業。製造業生產出的東西越多,能夠交換出來的糧食就越多,就越能改變糧食分配不均的問題。”

福特總管搖搖頭:“我覺得隻能算是緩解,那些囤積糧食的地主也用不了太多的製造品,他們願意拿出來用於交換的糧食總歸還是有限的。”

保羅一揮手:“所以我們要將拓寬糧食的來源渠道,如果我們本地的地主們不願意拿出餘糧來交換,那我們就和西北海灣其他地方的地主們交換,和奧爾多王國其他地方的地主們交換,甚至和國外的地主們交換。”

眾人明白格萊曼伯爵的意思,如此一來,隨著需求緊迫性的降低,本地區地主們囤積的糧食相對價值就會降低或者可以說是貶值,從而也被逼著參與到交換活動中去——如果他們不希望看到自己手上的財富進一步縮水的話。

“這就是您提議建立關稅同盟的用意?”女顧問菈荻·瑟提亞突然想到了這一點。

保羅點點頭,“是的,這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降低了關稅,就能讓我們的製造品更容易走出去,也能讓外麵的糧食更容易進來,從而促進剛才所說的交換過程——我稱之為‘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又一個從伯爵口中冒出的新名詞兒。

湖心鎮機械廠廠長蓋伊·伯恩斯坐在角落裡若有所思,他平日裡隻關注技術問題,對其他了解不多,前陣子伯爵大人搞關稅同盟遭到那麼多人的抵製,他還在納悶是什麼原因讓一群人甘願冒犯領主的權威。現在他明白了,原來是地主們的蛋糕被動了,一旦製造品與糧食流通起來,他們就不能隨意壓榨其他人了,這幫家夥真是太可惡了。

保羅接下來的話進一步讓他清晰明了,“在過去的人類曆史上,由於生產力的不發達,種植出來的糧食和製造出來能夠交換到糧食的物品始終是有限的,而糧食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命需求之一,人可以不喝酒,人可以不用陶器,人甚至可以不穿衣服,但人絕對不能不吃飯,所有握有糧食極其生產資料——比如土地——的人始終占據著優勢。如果一個地方相對封閉,生產力又低,那麼在交易過程中像糧食這樣的生命必需品很容易形成賣方市場——就是賣方占據優勢的市場。而如果我們提升製造能力,打通內外貿易,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改變我們這個地方的賣方市場。至於阿爾達、拜爾丁、埃姆登之外的其他地方,我們就暫時管不了那麼多了。”

“但是伯爵大人……”保羅的首席秘書伯納想得長遠一點:“就算您大力發展工業後能夠生產出很多有價值的物品,同時地主們也是願意交換的,在現在整體的糧食產量足夠的情況下可以填飽大家的肚子。但是如果一部分人不餓死的話,人口是會不斷滋生的,而糧食還是那麼多,最終還是會回到供不應求的局麵,結果還是會有人餓死。”

首席秘書的說法已經很貼近“馬爾薩斯陷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