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大唐有唐太宗李世民道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個時空亦有沈氏太宗皇帝曾道以史為鑒。
自此,曆經包括正囚禁在洛陽的廢帝,到女皇這裡又有三代皇權交迭,掌權者卻始終重視“以史為鑒”,重視“諫官之言”,以求時刻反省自己。
有這樣廣聽諫言的帝王,也就造就了一批敢對皇帝都跳腳怒斥的臣子,並且事後並未得到任何懲戒,反倒得了一個“剛直不阿”的美名。
上行下效,有朝廷重臣、禦史、諫官等官員對皇帝以下犯上,也就有諸司百官中不畏強權的直臣,尤其是在史館這種享有清譽的地方,每隔一段時間,總有為了“正義”爭吵得麵紅耳赤的剛烈之人,也一時被傳為美談。
這樣的官場氛圍之下,孫典書哪怕是一個流外的吏員,也有了對官大一級壓死人的上峰拍板的權力。
當然在沒有觸犯原則的情況下,一般人很少這樣,不然一個弄不好,“剛直不阿”的美名沒撈上,反倒從此得罪了上峰,仕途也多了坎坷。
然而現在的情況又不一樣了,比起劉辰星一個素未謀麵的新人,孫典書作為史館待了十年的老人,自是更值得人相信。
與孫典書同行的有三位同僚,藏書閣一樓還有兩名雜役太監在大廳打掃衛生,聽到孫典書此言,再見劉辰星手中正拿著一卷書軸,還已經走到了書架外的過道處,可謂人贓並獲。
一時間,除了孫典書以外的五雙眼睛,都不約而同目光異樣地看向劉辰星。
感受到四下氣氛隨孫典書一番不分青紅皂白的話變了,劉辰星斂下脫口就要解釋的話,也不再急於解釋了,而是認真仔細地將這卷書重新卷起,再慢條斯理地將書卷上的絲帶係上。
都被人贓並獲了,還一副什麼也沒發生的樣子,尤其是連看都不看自己一眼,也太過目中無人了。
這是以為自己背後有魏王撐腰,又還算是頗受了幾分聖寵,就不把他這個吏員看在眼裡麼!?
想到劉辰星是因為看不起自己乃一個流外小吏,才會這樣的態度,孫典書頓時怒火再也壓不住了,幾個闊步從大廳走到劉辰星三步之外,伸手索要道:“劉女史,不要以為你身後有人,就可以如此目無史館法紀,我孫正清的確位卑言輕,但我就是舍了以後的仕途,甚至是舍了這向上人頭,我也要守住史館的規矩,不容人踐踏!劉女史,還不立馬將書卷交出來!?”
一番話說得大義凜然,加之孫典書雖已是四十出頭的人,人卻十分清瘦,又常年沉浸在書海之中,來往的也是被選入史館的當世才子,長年累月下來,一看就是一個典型的文人,在如此言語之下,一位剛直不阿的直臣就出現眼前。
“藏書閣裡每一本書都屬於聖人,屬於朝廷,看在劉女史年紀還輕,我等就當沒看到,還請劉女史快把書歸還!”
“孫典書都已經事先告訴你不可拿走藏書閣的書,你此等行為!唉......“這人要委婉點,沒說完就是一歎,但一切已在不言中。
“看來有才學也不能說明什麼,品行還得再修。”
.......
大概史館的官吏就是這麼“剛正不阿”,孫典書表態之後,同行的三位也相繼對劉辰星加以言語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