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酈督二溝(2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584 字 6個月前

又據說,東吳赤烏元年,孫權稱帝後,大將丁奉為五路總兵,鎮守蕪湖、宣城一帶。親率軍民圍湖造田,督修圩堤。數萬人披星戴月,曆經四年努力,終“圍於湖成良田”。得名:金錢圩。後改惠民圩,最後據圩田外貌像個金元寶,正式命名為金寶圩。金寶圩圍金錢湖灘田二十餘萬畝:“堤長一百零四裡又四十九步,堤(麵)寬丈餘,(堤)高二丈餘,底寬五丈。圩內高處築捍田,低處挖溝渠,以軍隊屯田。又遷流民,築廬舍,建村莊,使軍民耕耘其間。”

五代時,江南已有圩田,一個大圩,方數十裡,如同大城,中有渠道,外有閘門……到北宋時,圩田在南方進一步發展。太平州蕪湖縣萬春圩,有田十二萬七千畝,圩中有大道長二十二裡。圩田能防旱抗澇,故可常保豐收。

宋楊萬裡《圩田》有:“周遭圩岸繚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之句。

圩堤將農田與外水隔開,通過灌排渠係及操縱堤上的水閘以調節內水和外水的進出。若是自流灌排有困難,則輔以龍骨翻車等提水機械,以滿足圩內農田需水。後世將沿江、濱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圍護,內有灌排係統的農區,下遊叫“圩”,中遊叫“垸”,統稱“圩垸”。若乾個圩垸連成一片,叫做圩區或圩垸地區。

元代王禎所著《農書》中記載的‘櫃田’,則是麵積較小的圩垸。

平原區以圩為主,附帶有灘。四周築堤為圩,圩外小圩為灘。山丘沿河湖半邊築堤稱‘埧’,沿山丘溝壑出口處築堤和沒水的地方稱‘垾’。因大圩‘方數十裡,如同大城’,故而後世埧、垾多以地名形式出現。

樓桑邑中百姓不過兩萬。造一座‘方數十裡,如同大城’的大圩,力有不逮。圩田,劉備準備分批修築。將百裡水澤,分成若乾區域。先以樓桑為基,建好督亢邑。收攏流民,工匠。待督亢邑住滿,再以樓桑、督亢二邑為基,繼續屯田。

類似蜜蜂分箱。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如此事半功倍,最為合適。

督亢溝的走向,良匠已摸清,大致為南北直渠。引巨馬水南下,流經督亢,與北巨馬水重聚成淶水,奔流如海。

隻需沿溝渠西岸築堤圍墾,堤上間隔著辟有涵閘,澇時閉閘禦水,旱時開閘放水,旱澇保收,必是良田。

不料酈亭百姓紛紛來求,想將酈亭土地並入封邑。

樓桑村在涿縣南十裡,又南十裡為酈亭。住在酈亭和陸城亭之間的編戶齊民,多有田產在兩亭之間,甚至本劃歸在酈亭之內。戶籍遷入樓桑,田產自然也隨之遷入樓桑。如今樓桑水田,不止十裡。先前樓桑水田大熟,附近鄉民紛紛來求老族長。想購買稻種,聘請農人,改種水田。少君侯便讓附近亭邑的鄉民,選出代表,來樓桑學藝。派宗人悉心傳授稻作。

酈亭首當其衝,今已儘數改成水田。奈何溪流水小,產量不高。疏通酈亭溝,則能解缺水之困。季季大熟,何樂不為?

蘇伯來說,若能將酈亭百姓並入,疏通酈亭溝便無掣肘。

劉備取圖觀之。貌似那個直徑百裡的圓圈,隱隱約約能將酈亭包裹其中。

隻等聖詔下達,劉備如何與州郡劃分交割。小小一個酈亭,應該不成問題。

裂土封侯。

一個‘裂’字,道儘精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