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 後果前因(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89 字 3個月前

“既如此,奴婢這便回宮複命。”左豐大喜而歸,卻又忍不住回問:“不知王上有幾分勝算?”

賈詡笑答:“即便不能一戰而勝,我等亦定將賊軍擋在函穀關下。”

“如此,陛下足以心安。”左豐終是放心。

送走黃門令左豐,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笑容背後,卻有難掩感傷。

“陛下果不許主公插手關東之亂。”長史蓋勳長長歎了口氣:“私心如此之重,竟視江山社稷為無物。陛下之舉,著實令人痛心。”

賈詡悵然一笑:“所謂‘家國天下’。陛下視天下為一己之私。平日賣官鬻爵,多行中飽私囊。如何能坐視主公趁亂揚名,又如何允許‘漢室旁支’火中取栗,取而代之。”

“唉……”從事中郎傅燮亦忍不住一聲歎息。

言及陛下。定不可忽略他的皇商身份。

以及陛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無利不起早”的商人思維。

所以陛下為人處世,第一要務:有利可圖。

原則上奉行:趨利避害。

行動上執行: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的方針。

今關東,關西二地,同時播亂。關東自然權重。關西誠如崔烈所言,僅具有象征意義。完全無利可圖。但是,若就此放棄,乃至天下嘩然,陛下亦難堵悠悠眾口。這便是為何豪商多行善舉。與後世一有錢便投身慈善是一個理。

背後吃相再難看,人前亦需假扮和善。雖明知不可為名聲所累,卻也需顧忌人言可畏。

陛下思路不複雜。

首先,如何趨利避害。

且看,孰輕孰重。兩害:羌胡與黃巾。兩利:關東與關西。

羌胡<黃巾。關西<關東。

於是,兩相權衡。為禍關東的黃巾,顯然是大害。而禍亂關西的羌胡,自然是小害。

為今之計,當先保關東儘快撥亂反正,重回吏治。至於關西大地,隻需在平定關東前,局勢不再繼續糜爛,未成二賊東西夾攻洛陽之勢便可。

而在訂策前,還需考慮陛下心中的危機等級排序。

天下升平時:外戚>黨人>世家>反賊>宗室。

天下播亂時:宗室>反賊>世家>黨人>外戚。

時天下大亂,宗室便是陛下的心頭大患。前漢末年。多少巨賊假宗室旗號,又有多少漢室宗親擁兵自立。更始帝之玄漢。劉盆子之建世。光武之後漢。皆是葬送前漢國祚的罪魁禍首。黃巾軍若仿效綠林、赤眉,另立新帝,則今漢國祚難存矣。

時至今日,當如何趨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