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 依山下寨(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927 字 3個月前

入侯府,劉備被眾人請上主座。幕府五校自領兵前往城西大營駐紮。

輔漢大將軍領兵西來,亦給渝麇侯喂了顆定心丸。自當儘心款待。

席間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眾人推杯換盞,刺史宋梟雖不知兵,詩詞歌賦卻無一不精。出口成章,引吭高歌,頗有酒雄劉陶之姿。

氣氛亦隨之被推高。

劉備暗自點頭。宋梟其人,亦有可取之處。雖不能勝任一州刺史,接人待物,卻是所長。人皆一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如何將麾下不同人才,置於尺寸之間,便是為君之道。

見時機已到。渝麇侯離席敬酒時,言道:“月前,隴山之上舉火如龍。十萬民夫,日夜不息,重築雄關。見賊兵勢大,山下汧縣居民,舉家逃難,多避入鄙國。渝麇,國小糧缺。數萬難民湧入,漸已入不敷出。敢問大將軍,該如何是好?”

劉備落杯反問:“汧縣可還有兵丁駐守。”

馬騰起身答道:“末將大營便設在汧城。”

劉備這便言道:“如此,孤亦領大軍入駐汧城。汧縣百姓可隨孤同返家園,就食故田。”

“謝大將軍,解我燃眉之急。”渝麇侯大喜而拜。

罷筵後,渝麇侯請劉備入後堂,引家人拜見。

劉備命人取薊國名產相贈。其中不乏風靡洛陽之火玉華勝、金絲毛毯、狐嗉大氅、毳裘錦褥、雞鳴華枕,琉璃香露等貢品,渝麇侯一家,受寵若驚。

待劉備離去。族中長輩言道:薊王為人豪爽,仁者愛人,禮賢下士,蓋有高祖之風。

便又有宗親言道:我耿氏乃出名門,興漢有功。今漢氣數已儘,若能輔明君三興漢室,當責無旁貸。

此話雖大逆不道,卻令人茅塞頓開。

“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

“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雲,征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曆數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

今有六大世家之耿氏,將劉備暗比高祖。足見人心所向。六大世家同氣連枝,獲耿氏支持,則可得六家相助。前有冀州六諸王血書結盟,後有今漢六世家暗中相助。劉備距大位,又進一步。

輔漢大將軍、涼州刺史、渝麇侯,三道扁書,高懸市中。汧縣百姓奔走相慶。

汧(qiān)縣,據《禹貢》載,夏、商時,為雍州之域。周初汧水上遊為矢國封地。周孝王十三年(前885年)因秦非子在汧、渭之間為周王室牧馬有功,被封為附庸,邑之曰:秦。在汧水之濱築秦城,始以封邑立國。秦襄公八年,被封諸侯,都汧邑。秦孝公十二年推行縣製,改汧邑為汧縣,為秦人發祥之地。漢高祖元年置隴關,武帝太始二年登隴首,改隴關為大震關,故有“秦都隴關“之稱。

逃難前,田中麥子已抽穗。今正值麥收時節。隨大軍同返,當不誤收割。一年辛勞,全家口食,又如何能棄之不顧。

事不宜遲。略做修整,翌日,劉備便領兵西進,入駐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