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渾天大陣(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858 字 3個月前

薊國大船,紛紛在渠口上遊下錨。卻非如往常那般,沿河岸一字排開。而是呈一字縱列,宛如龍橋飛架,橫攔河道之中。

待薊國大船各就各位,度遼將軍臧旻一聲令下:“破堤!”

將將斬關斷鎖,漳水便破堤而出。滾滾洪流,衝出故瀆,奔入新掘溝渠。

勢如山崩,聲如雷鳴。

雖早有準備,堆在河渠兩岸的加固沙袋,還是被洪峰呼嘯卷走。白浪滔天,一瀉千裡。漳水之凶猛,果十倍滏水!

漳水自下遊破口,上遊水流陡然湍急。雖翻轉船翼,並舟連船。薊國明輪大舡,仍被湍流拖拽的咯吱作響。

“放!”船官一聲令下。艙內船工這便搬動機關。本該探出青銅鉤拒的船頭位置,卻另有粗長銅管,強勢伸出。

經畜力驅動。船腹內由水排改造的汲水器,將甕中儲存褐色液體,一股腦的從銅管噴出。此船,本用作濱水建築及往來船舶滅火。如今艙內所存,卻不是用於滅火的清水,而是“石脂水”。

“高奴縣有洧(wěi)水,可燃。”

其物,乃是褐色液體。當地人稱之為“石漆”、“石脂”,用來燒火做飯,點燈取暖。又稱“石脂水”、“猛火油”。

據書載。石漆產自洧水岸邊,與砂石及泉水相雜溢出。當地人用野雉尾沾取,采入瓦罐。此物很像黑漆,又如麻杆般易燃。並伴有濃煙,甚至火堆前的帳篷皆被熏成烏黑。

後有奇人沈括,將之命名為:石油。

受鐘繇魚油焚賊啟發,賈詡這便將計就計,設下油火焚城之毒計。

奈何前次魚油消耗巨大。薊國多年囤積,幾被鐘繇揮霍一空。不足再為廣宗所用。書報隴右大震關。劉備便想到了《漢書》所載:“高奴縣有洧水可燃。”之句。

高奴縣在上郡。

事不宜遲,這便命宗人前往收購。果不出所料。高奴幾乎家家戶戶,皆存有數罐乃至數十罐。用於日常添火做飯,燃燈取暖,不一而足。這便悉數買來,裝船運抵廣宗城外。高奴戶戶所存,皆售賣一空。正如薊國之魚油。此毒計,可一可二不可三。

之所以稱“石漆”。因其不僅光澤酷似大漆,亦有相當的黏性。比魚油更易附著。還有與水類似的液體特性,且比水輕,浮於水麵。

隻見。黑褐色“石脂水”,隨漳水奔流而下,宛如一條邪惡黑龍,飛快吞噬渠道,向廣宗城猛撲而去。

正因極易附著,難以清洗。故薊國大舡,皆泊於漳水上遊。將腹中積存“石脂水”順風噴出。油液入水後,順流而下,泄入溝渠,不會沾染船舶。

至於艙內儲油大甕。棄之不用,另換新甕,亦不可惜。

清水先到。

衝出溝渠,散入廣宗。

一切皆如先前。

通氣孔先灌水,彙成一個個漩渦。漩渦迅速擴大,地麵隨之塌陷。洪峰灌入地下甬道,呼嘯衝入城內。

借助水勢,零星的水輪聲,此起彼伏。

待巨浪滔天,水輪越發齊轉。

伴著隆隆巨響,廣宗城牆,接連崩塌。

漢軍伐木為筏。乘風破浪,衝入城中。

穿越城門廢墟時,筏上將士,紛紛伸頭俯瞰。隻見沒於水下的地麵附土,皆被洪水衝刷一空。露出鋪陳整齊的方格地板。定睛細看,鋪地方磚,皆是堅木包鐵的機關造物。放眼望去,整個廣宗城皆被機關方格鋪滿。

漳水滔天,一舉淹沒廣宗。舉目四望,城內一片白澤,隻有帳篷高高的穹頂,還堪堪露出水麵。

待水積數丈,漸漸凝滯。澄而不流,終將一切淹沒。

率先衝入城中的將士,各個麵色凝重,全無半點喜色。隻因齒輪轉動聲,宛如戰鼓轟鳴,在水底隆隆作響,竟震得腳掌發麻。

有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