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朝聞夕逝(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02 字 3個月前

《漢書·地理誌》:“林慮山有鐵。”南陽冶鐵興盛,便是深山,亦多車馬。

沿重車碾壓的車轍,向山後高爐冒出的濃煙,老馬輕車,徐徐而進。繞行入山,遙見座座煉爐,排列於河道旁高台地。各有旗號,皆是南陽冶家所建。此地名曰正陽亭。亭旁邑落,多“冶家傭”客居於此。再加車馬往來,轉運礦石鐵錠。久而久之,遂成熱鬨亭市。

“阿爹,此來欲訪何人?”少女及笄,落落初成。十年如一日,刻苦修行。已是天師道三大女刺客之一。

“乃是一位名士。”中年文士言道:“數年前,身逢大難,形貌巨變。聞其剪須變形,入林慮山中,隱匿姓名,為治家傭。無人能識,隻知人在正陽亭。”

“正陽亭下‘冶家傭’,不下數萬之眾。不知相貌,如何找尋?”少女蹙眉問道。

“甯兒可還記得,少時隨父北上冀州,尋訪賢師否?”文士反笑問。

“依稀記得。”少女輕輕點頭。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文士輕撫三縷長髯,一聲笑歎:“然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終歸有跡可循。”

“張角自得我家真傳,今已稱‘大賢良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人叩頭思過,賜以符水飲之。得病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得病深而不愈,則雲此人不信道。成與不成,皆引無知百姓,五體投地,深信不疑。傳聞已收攏十萬信眾。”

“張角行事,與人‘相麵’,一個道理。”文士笑道。

“話雖如此,然張角野心初露,斷難清靜,更難無為。”少女一語中的:“亂天下者,必張角也。”

“清靜無為,已治不愈天下頑疾。”文士答曰:“或如張角,聚集信眾,破而後立,大有可為。”

少女無言。

輕車在市內穿行,路過酒壚,被文士叫停。門前酒旗書曰:“正陽酒壚。”

“市中酒壚,隻此一家。”文士掐指一算:“吟詩作賦豈無酒,高士或身在其中。”

父女二人,相伴入內。老奴自趕車去後院不提。

入一樓通鋪,父女除鞋上榻。酒保並好婦,遂近前侍奉。

待好婦屏退,少女問道:“阿爹可尋到高士。”

“即來則安。”中年文士似有所獲。

順父親所看,少女遂見一老者,臨窗獨酌。老者煙熏火燎,形貌毀瘁,泯然眾人。與周圍酒客,彆無不同。

少女疑道:“窗下老丈,便是阿父欲尋高人?”

“十之八九。”文士輕輕頷首。

“何以知之?”少女又問。

“一問便知。”文士環顧四周。見無人關注,便起身下榻,端杯走到窗下。

“並榻可乎?”文士笑行一禮。

老者猛然回神,忙起身還禮:“君請自便。”

文士與老者並榻而坐,又舉杯相邀:“請。”

老者麵露狐疑,卻仍與他同飲。落杯後,老者低聲問道:“足下何人也?”

“南陽張機,字安子。”文士答曰。

“我與足下,素不相識。不知,意欲何為?”老者頗為謹慎。

“敢問老丈,可是子治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