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 三釁三浴(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809 字 3個月前

() 黨魁盛事,風靡洛陽。

薊王亦在受邀之列。然誠如先前所言,宴無好宴。薊王婉言謝絕。命族兄劉平,代為出席。亦不曾失禮。

《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一語道儘“羽觴隨波”之妙。

牛山腳下,杜康泉。後為天下名泉。百餘泉眼,四時湧動。泉水味甘質純,清冽碧透。彙聚成溪,蜿蜒北流,注入伊水,便是康水。

杜康泉邊,杜康村。此村三山環抱,一溪旁流。夾岸樹木蔥鬱,景色宜人。村中百戶人家,沿康水兩岸,結廬而居。皆以釀酒為生。宗人門徒散布汝南等,洛陽近郊之地。馳名關中內外。

後因曹操《短歌行》中,“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之句,名揚天下。

黨魁已提前規劃路徑。上巳當日,雞鳴時分,車隊自洛陽太學出發。南下伊闕。出關後,再車行五十裡,便可抵達。尋路入山,列座溪邊。行“曲水流觴”,必成千古佳話。

青史留名之盛舉,名流高士,文人騷客,便是皇親國戚,亦趨之若鶩。想儘辦法,亦要名列其中。自消息傳出。少府官寺前,車水馬龍。其中不乏宗室勳貴,封君列候。

此,便是名士效應。試想,諸如河北名士崔烈,買官皆可打對折。名滿天下如張儉者,可想而知。

“望門投止,破家相容”。僅此一句,足可證明。

西園長樂宮,長秋殿。

“妾,拜見太後。”上元夫人,入殿行禮。

“夫人所為何來?”何後自簾內言道。借雞鳴堂被焚,何後亦命長樂太仆趙忠,廣招函園良工,改造千秋殿。銅牆鐵壁,暗藏機關。比永樂宮,不弱絲毫。外有西園神兵拱衛,太後終得安枕。

“稟太後,‘靈台種玉’,可行矣。”

“哦?”何後雙眸驟亮:“朕,數次相求,夫人皆推脫不應。因何今日,改弦更張。”

“時機未至,斷難下手。今,時機已到,當放手一搏。”上元夫人答曰。

“先前,夫人曾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此言,可信否?”何後頗為謹慎。

“太後為試薊王真心,不惜塗抹襄楷上疏。今,妾自投座前,稍有不慎,自尋死路。太後,何必見疑。”

“夫人輕身涉險,朕,感激不儘。”見其會錯意,何後遂明言:“朕恐弄巧成拙,一著不慎,反令薊王,惱羞成怒。敢問夫人,貴派‘靈台種玉術’,比麻姑仙派‘千裡投懷術’,孰高孰低?’”

原來。事到臨頭,何後竟憂心傷及薊王。果然,名都多妖婦。若果真念著薊王的好,又何必多此一舉。故何後言下之意。非顧忌,此術恐傷及薊王,乃忌憚萬一事敗,不堪承受薊王雷霆之怒。前後所想,皆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