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來去相宜(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304 字 3個月前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少帝假扮史道人,暗中聯絡群雄,一舉剪除二戚之患。

洛陽已人儘皆知。

拍手稱快者眾,扼腕歎息者亦有不少。終歸是“有人恨,有人憐”。薊王遠遁,二戚倒台,三宮帝後失勢。少府尚不及弱冠,便已獨攬大權。少年天子,兩漢四百年,絕無僅有。然名義上,還是竇太後垂簾監國。

誠如先帝所言,天下十分,漢室三分。

朝政多由三公九卿,並三獨坐等朝中重臣操辦。少帝隻需發號施令,至於過程,自可不必追問。薊王輔政時,徵辟天下英才填充朝堂。少帝掌權後,悉數官複原職。再加蕭規曹隨,延續薊王治國之策。短期之內,自不會有失。

更何況,還有諸如盧司空、黨魁等,大賢當朝。顧問應對,少帝言聽計從,亦可保朝政無失。遠比二戚擅權時,互相傾軋,因私廢公,要好上許多。

然兩漢四百年,有太多突發宮廷大案。凡黃門式微,必有外戚專權。凡外戚失勢,必有帝後憂懼而亡。無有例外。

換言之。少帝剪除二戚及其黨羽。待穩坐大位,必鏟除異己。尤其威脅帝位之王美人貴子,何太後麟子,關東合肥侯等。諸如此類。

心念至此,程環言道:“既是盟友,當坦誠相待。不瞞安公子。前日府中有園夫紅人,突然發難。欲行刺太皇。雖被我等誅滅,然卻著實驚險。”

“何人行刺。”安素忙問。按理說,竇太後孤家寡人,又是薊王所立。無欲無求,何來行刺。

“乃史門弟子。”程璿答曰。

“聞史子眇亡故,其婦被少帝接入宮中奉養。門內子弟,散布洛陽街巷。雖俱不知名,卻各有神通。”安素亦有耳聞。

“史道人精於‘攝魂術’。放眼京師,何人能敵。”憶史門弟子以死相搏,程環仍心驚不已。

不料安素卻道:“時下確有一人,能破攝魂。”

“何人?”二姐妹異口同聲。

“白馬寺‘康阿祗梨(師)巨’。”安素答曰。

“可是康居國佛門大師,康巨。”程環亦識得此人。

“正是。”安素輕輕頷首。

康巨,本為西域康居國人。先帝初年,隻身赴洛,入白馬寺。親譯《問地獄事經》。“言直理旨(質),不加潤飾”。時有“慧學”之美譽。乃白馬寺中有名高僧。俗稱“康僧巨”。

先前,安世高坐化。便由其主持火葬,並親手將安世高舍利,贈於劉備。時安世高弟子,南陽韓林、潁川皮業、會稽陳慧,皆外出布道,不在京中。安世高有感於陽壽已儘,隻身返京,見過劉備後,安然辭世。這才引出其後種種恩怨糾葛。乃至介入佛道相爭。

一言蔽之,與佛有緣。至於是善緣還是孽緣,尚不得而知。

“傳聞康巨神遊‘泥犁耶(地獄)’。斷善惡,除妖魔。有大神通。”程環喜道:“若能請動這尊大佛,區區史門弟子,何足為懼。”

許,康巨便是初代地藏。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便由其始。

“如此,你我三人各自行事。”安素已有定計:“我入宮接應太皇。有勞二位,助康大師抵禦史門弟子。”

“可也。”程環鄭重頓首。程環與程璿,一人曾為司徒劉郃妾。一人曾為司隸校尉陽球小妻。與先帝食母,遠遁南陽之程中大夫,皆是程璜養女死士。身兼旁門左道,不可小覷。

安素自不用說。身兼佛道二家所長。消息靈通,人脈廣博。行走禁中上下,洛陽內外,如魚得水。如曹節、程璜所設身後之謀。三女皆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