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8 同聲同氣(2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5226 字 6個月前

謂人死為大。

崔烈、張儉,同日而亡。震動京洛。

搢紳(縉紳)諸儒,莫不流涕。

二人皆負重名,生平各有瑕疵。然蓋棺定論,忠漢之臣。

一杯鴆酒,《西門行》。時二千裡內,有近萬人“負笈荷擔彌路,柴車葦裝塞塗”趕來送葬。規模竟不在郭林宗之下。便是虎牢關前,關東群雄亦設壇祭拜。盟主袁紹,親誦祭文,台上,台下,皆有哀傷。

魚梁台上。

俯瞰罼圭苑中,一夜素鎬。

王允表情肅然。心中悔意,可想而知。

“朝中如何?”

不其侯伏完答曰:“陛下亦沐浴齋戒,以為祭。”

“百官如何?”

伏完斟酌言道:“百官皆有哀容,然朝會依舊。”

“守軍如何?”

伏完小心答曰:“八關守軍,並無異動。倒是……”

“直言無妨。”

“大將軍領諸將,親往館中祭拜。”

“何人同往。”

“衛將軍、五官、羽林中郎將……”伏完娓娓道來。

“眾將何所言。”

“或有人言:崔威考、張元節,但以董公親厚,並尚從坐,何況我輩乎。”伏完所言,句句屬實。言下之意,崔烈、張儉,名重天下,又居九卿高位,且出身關東名門士族。即便如此,亦暴斃詔獄。我等西涼人,又豈能獨活。

“速召呂車騎。”王允當機立斷。

“喏。”

少頃,呂布打馬登台。趕來相見。

王允言道:“解兵可乎?”

“可也。”呂布答曰。

“當如何行事。”伏完忙問。

“一道詔命,足矣。”呂布傲然答曰。

“甚好。”王允又道:“北軍五校,亦不可握於西(州)人。”

“今九卿去其二。衛將軍張濟當可補之。”不其侯伏完言道。此乃明升暗降,慣用伎倆。

“可。”王允言道:“宜拜為廷尉。”

“喏。”不其侯這便草擬敕令。由王允親筆撰寫,送入宮中。

待陛下用璽,由尚書台發出。

不出呂布所料。詔命一到,西涼都尉,齊齊解兵。無有忤逆。衛將軍即拜廷尉,亦得宮中風傳。

大將軍府,霞樓之上。

“今既不赦我曹,而欲解兵。今日解兵,明日當複為魚肉矣。”奉車都尉楊定,拍案而起。

“為今之計,該當如何。”羽林中郎將李傕,亦麵生怒氣。

董重此時,卻舉重若輕,倪視而笑:“衛將軍何故無言?”

待眾人看來,張濟才遲遲言道:“回稟大將軍,如整修所言,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坐以待斃,身死族滅,不過旦夕之間。”

“衛將軍言之有理。”大將軍董重眼中,厲色一閃:“何不助我清君側。”

眾將齊聲抱拳:“願聽號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