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誰主浮沉(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693 字 3個月前

稍後再看。

----------

洛陽西郭,大將軍府。

如前所言。張濟等人,自揭老底。與董重劃清界限。大將軍樹倒猢猻散。唯有閉門謝客,惶惶不可終日。

門可羅雀,車馬漸稀。

不料今日,竟有貴客登門。

聞不其侯親至。董重大喜之下,開迎客中門。

賓主落座,不其侯上呈詔命:“上巳將至,陛下泛舟於東流水上。百官伴駕同行,又豈少大將軍。”

“陛下聖恩,臣……”董重垂淚下拜,感激涕零。

不其侯伏完,寬慰道:“大將軍,切莫過於傷懷。陛下言,時宗親諸劉齊聚。大將軍當攜家小同往。”

言罷,目視董重。眼中彆有深意。

“臣,遵命。”董重心領神會。知其必為人所害。陛下全護之意,何必多言。

北軍大營。

黃門令左豐,親來宣詔。

張濟今已拜廷尉。位列九卿,上巳假節,焉能不伴君左右。

待左豐出營。張濟徐徐收攏笑意。

張繡問道:“叔父何意?”

“托病不去。”張濟答曰:“今各為其主,豈能再聽命於董侯。”

言罷,又冷笑:“大難臨頭,猶不自知。董侯,孩童心性,倒也罷了。王允、呂布,竟也侍奉如故。何其不智也。”

“主記蔣乾,已將各方詳情,悉報薊王。料想,不日當有定論。”張繡言道。

“薊王恪守臣節。卑不謀尊,疏不間親。帝王家事,人臣大忌。何況,我等聽命於史侯,有何所懼?”張繡所患,張濟焉能不知。

“史侯不過弘農王,合肥侯亦無大義。二人皆為廢帝。薊王何懼?”張繡一語中的。

“畢竟,廢帝詔書存疑乃其一。賊臣無道乃其二。故叔侄二人,皆有情由。且看我等,信與不信,俸不俸主。”張濟亦有長進:“終歸,於我有利。”

“叔父所言,非人臣為也。”張繡直言。

“亂世將至,群雄逐鹿。誰為臣主,未可知也。”張濟擲地有聲。

“……”張繡一時無言。許,這便是所謂“人心思亂”。

東郭粟市,袁紹大營。

“董侯上巳出遊,可有所謀?”袁紹得報,心生疑竇。

袁術笑答:“縱天下之大,董侯又何去何從。”

“莫非欲暗度陳倉,出奔薊國。袁遺言道。

“薊王欲立麟子為帝,天下皆知。”袁術笑歎:“昔‘天降流火,麒麟送子’。眾皆以為,種出薊王矣。”

袁紹卻道:“然卻是先帝嫡子。”正如高祖之所出。

袁遺不無疑慮:“薊國大漢一藩,兵強士附,若迎大駕,即宮易都,挾天子而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能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