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勸善禁惡(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64 字 3個月前

月末大朝會。薊王冠冕上殿。必為策封。

百官肅然。

“擢升泉州令邴原為昌黎守,治昌黎,秩二千石,銀印青綬。兼領薊王宮舍人。”

“臣,領命。”邴原出列跪拜。

“擢升安次令華歆為朝都守,治險瀆,秩二千石,銀印青綬。兼領薊王宮舍人。”

“臣,領命。”華歆亦同出列。

果是北海一龍。

待二人捧盤入偏殿,更換朝服印綬,正殿麵君,入二千石列。

中書令趙娥,再宣王命“擢升泉州港令袁渙,繼為泉州令。”

“臣,領命。”港令遷城令,比千石升千石矣。

稍後,薊王居高言道“黃金台又出良才,且召來相見。”

“喏。”

少頃。便有三人,布衣入殿。

“庶民,拜見王上。”

“邢顒,字子昂,河間鄚人。舉孝廉,司徒辟,皆不就。徐奕,字季才,東莞人。涼茂,字伯方,山陽昌邑人。”中書令言簡意賅,道出三人生平。

“封邢顒為安次令。秩一千石,‘銅印黑綬’。另賜黃金五百兩,銅錢五萬,蜀錦五十匹。四季朝服及驂馬安車一駕。”

“臣,領命。”

“封徐奕為昌黎令。秩一千石,‘銅印黑綬’。另賜黃金五百兩,銅錢五萬,蜀錦五十匹。四季朝服及驂馬安車一駕。”

“臣,領命。”

“封涼茂為險瀆令。秩一千石,‘銅印黑綬’。另賜黃金五百兩,銅錢五萬,蜀錦五十匹。四季朝服及驂馬安車一駕。”

“臣,領命。”

昌黎、險瀆二縣,皆為郡治。然民生困頓,一貧如洗。為安置烏桓歸義侯,薊王已命奮威校尉韓當,將六縣民眾,遷居昌黎、險瀆二縣。大國工匠,正經臨渝出關、下海,水陸並進,源源北上。

薊王名震天下。原遼東屬國民,聞並入薊國。奔走相告,舉國歡慶。薊國之命,何必見疑。不等奮威校尉韓當,引兵接應。各地民眾,已輜重裝車,歡天喜地,自行遷徙。

戶戶美田一頃,良宅一棟。屜舟、牛馬、機關器,不一而足。茅屋破院,有何可惜。

正因民情如火。薊王不敢怠慢。直封千石長令。先安置百姓,安撫民情。薊國二十署寺連動,齊力整治六縣。不出數載,足可大興。

循例。

二郡餘下四縣,三百石長。當出太學壇。

太學門生,夢寐以求,“三百出仕,二千及冠”。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