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大雅無傷(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56 字 3個月前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兗州所行《抑兼並令》,再令曹孟德,名聲大噪。

謂“無利不起早”。政令所出,儘滅豪右塢堡。獲利之豐,難以計數。單單萬匹良馬,便作價十億,乃至百億鈔。

堡中錢糧珍貨堆積如山。足夠甄都十載所需。曹孟德更一舉付清蓋海欠債。又向薊國訂購白波樓船十艘,白波鬥艦五十艘。青州牧劉岱、豫州牧丁原,心事若何,可想而知。

與虎謀皮,自取其禍。蕭規曹隨,何樂不為。

於是乎,青豫二州,亦效仿兗州,頒《抑兼並令》。

平心而論。抑兼並,製豪強,乃續命藥方。關東不比薊國。廣辟江表十港,連開海外寄田。薊國海市,循環南下。販運“三熟穀”歸國。便有國中大儒豪言,便是國中十年無收,薊人亦可足食。料想,此言非虛。

江表十港,已立其九。剩下一港開在何處。今亦見分曉。正是鬱洲山。

此洲本為東海麋竺所有。後進獻薊王。薊王遂命市舶寺良匠登島,“圍亙三百裡,築三城”。並擇址督造深水良港。稱鬱州港。

因鬱洲山上,山嵐繚繞,橫生叢雲。故此港又被薊王喚做:連雲港。

至此。江表十港,皆得其主。益陽港、酉口津、南醴港、南廉港、甬東港、朱盧港、呂宋港、濯港、漉港、象林港、連雲港、殑伽港、稽羅港、西頓港、東遜港。

其中南醴、南廉二港,已連成一體,可視作一港。濯、漉二港,皆位於夷洲,亦可歸一。西頓、東遜二港,扼頓遜海渠東西出口,自當一視同仁。

如此算來,仍有十二港。

無妨。

三郡烏桓有四部,泰山四寇計五人。江表十港,出十二。亦是常情。

一笑了之,無傷大雅。

更何況,天子禦賜九龍桓表。許薊王開疆辟地,並土封王。海外荒洲,皆為薊王子封國。多少城港,皆是薊王家事。外人又何足道哉。

話說,自乘夜出奔。合肥侯一行,輕車疾馳。自曆陽渡江。抵達江東。時為避合肥侯鋒芒,揚州牧劉繇於是渡江,以曲阿為州治。

調兵遣將,四麵攻伐。江東郡縣,已據大半。

前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被王允一道敕令去職,遂在徐州牧陶謙授意下,先後南渡。奉劉繇為主。薛禮駐秣陵,笮融駐丹陽。“眾各萬餘人,處處屯聚”。劉繇又遣樊能、於麋東屯橫江津,張英屯當利口,以距壽春。另遣汝南李術,給兵三千以守鳩茲(蕪湖)城。

大將軍袁紹,攜群雄渡江,紮營石山金陵邑舊址。與劉繇所部,交相攻守,互有勝負。

聞袁術殘部護佑合肥侯並百官渡江。袁紹急忙迎入大營。

書載,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滅越,楚威王設置金陵邑,遂在石山築城。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改金陵邑為秣陵縣。金陵邑毀於戰火,擇址重築縣城。

此地,扼淮水(秦淮河)與長江交口。“因山以為城,因江以為池,地形險固,尤有奇勢”。後世乃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石城虎踞”之稱。

此處如此險要,劉繇竟未派人駐守。凡被袁紹所據,可謂憾失先機。

自屯兵於此,袁紹已命營士修繕。不出意外,取名:石城。

袁紹素嬌貴。率眾渡江,客軍遠來。如何能不善加守備。

壽春城破,袁術已遣人告知。帳中群雄並袁紹,並無意外。所幸此來,糧草輜重足備。足可支半年。故即便合肥侯輕車簡從,儀仗皆失。亦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