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太上皇權(2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028 字 3個月前

然畢竟年幼懵懂。薊王心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二宮太皇,並宮中內外,皆心領神會。南融君,必入薊王家門。

如此,新立融氏縣,當為薊國所轄。西抵十萬大山,東達至海。背倚合浦,共分地界。廣袤千裡,環抱海岸。其中大觀港,並諸多沿岸港津,皆歸於治下。

終歸“肥水不流外人田”。

此地,本為越人世代所居。合浦本就鞭長莫及。越人內附,願為漢屬,各方亦樂見其成。之於二宮太皇,雖天下三分,各為其主,然畢竟位高。祖宗家法所規,諸多太上皇權,皆未有失。譬如廢立、分封。

換言之,隻需二宮太皇,北巡薊國,一日不歸。薊王便可得一日之便利。更毋需裹挾叔侄三人,明爭暗鬥。為各方所掣肘。

長幼有序,尊卑有彆。太上皇權,於家國天下,三權之中,可“以家事論國事”。譬如廢立。君王有大過失,不可為天下共主。當由百官請命,大將軍上表。太後用璽,立《廢帝詔書》。如此,天子當退位稱臣。

再深思。薊王為輔漢大將軍,號尚父。位在大將軍之上,為上公之首。何太後已葬身火海,二宮太皇代掌太後之權。叔侄三人,凡有倒行逆施,不配為君。

隻需薊王上表,二宮太皇用璽,《廢帝詔書》立畢。傳檄天下,自當退位讓賢。若如不從,薊王可興師討逆,號令天下共擊之。

如此說來,叔侄三人,亦忌薊王多矣。

王允行割肉飼虎,狐假虎威之計。二宮太皇,又何嘗不是如此。凡薊王所思所想,所欲所求。永樂董太皇並長信竇太皇,無不應允。正是此因。

故叔侄三人,雖遣使不斷,求二宮太皇歸位。然二宮太皇,卻即來則安,穩居釣魚台。亦窺破時局矣。今漢國祚將儘,薊王三興在即。為長久計,豈能輕棄。

舍熊掌而取魚。智者不為也。

如此說來。正如三郡烏桓,有四部,三分天下,有四國。二宮太皇並薊王,總皇權之極,足可與叔侄三人相爭。

尤其二宮太皇,金口玉言。廢立、分封,二權。堪稱定國神器。

誠然,正如狐虎之威。二宮太皇似狐,薊王如虎。狐虎相合,方可勢威。二者缺一不可。此不難理解。若無薊王,大漢一藩。轄地千裡,兼督四州。統天下百萬雄兵。號令群雄,莫敢不從。二宮太皇,孤家寡人,位高權輕。妄言廢立,乾涉朝政。權臣一怒之下,隻需鴆酒一杯,或三尺白綾,足可斃命。

於薊王而言,無二宮太皇遮身。暴露於皇權之下,稍有不從,便背負大逆不道之惡名。凡一怒興兵,皆為不義之師。大逆弑君,一世英名儘毀。乃至天下離心,諸侯並起,逐鹿中原。大漢再無三興之機。

優勢互補,其利斷金。古有“尊勤君王,攘斥外夷”。今有薊王尊二宮太皇,可攘三分天下。

正因看破此句。王太師,這才割肉飼虎,狐假虎威。而不敢輕易號令薊王。另外叔侄二人心思,亦無二這般。

譬如,若不給薊王,兼督四州之權。董侯直接下詔,命討伐下邳。

此時,薊王上陳情表。言,同室操戈,禍起蕭牆,宗室流血,動搖神器。

二宮太皇,感同身受。遂下詔,訓斥董侯,責令收回詔命。如此,不了了之。薊王足可自保,且無忤逆之嫌。

正因之於薊王,權重至極。故二宮太皇,久居不離。

經停數日。

三足踆烏,再次揚帆起航。南下日南郡,泊於象林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