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太上皇權(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028 字 3個月前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泊船入港,星稀月朗。

聞港中官吏,已候多時。薊王遂開夜宴。水衡都尉攜一眾府吏,次第升船。

覲見薊王。

自立為水衡都尉府治。周暉廣募治水能臣,支渠四通,督造良港。疏通諸水,功在社稷。

百五十裡漕渠,連通二水。漕渠沿岸,縱橫阡陌,城邑分布。將茅尾海內外二港,連成一體,途徑九津(九河渡),中通大觀港(大風江)。又可逆南廉水,南通合浦港,入合浦水路。一渠通四港,遂取名“四濟渠”。

此渠於幕府,利大之極。畢竟,薊王所立江表十港,皆為幕府所轄。與州郡無乾。坐擁內外循環水路,不為他人所挾。薊王“便宜行事”,無有掣肘。方能將薊國風貌,放之四海。

亦如先前所言。築路穿渠,諸多利好,皆非薊王首創。

“馬援征交趾時,駐軍合浦(大觀港),由外海運糧”,“苦烏雷嶺風濤之險”,於是命水軍“夜鑿白布峰腰之地,以通糧船”,“實欽廉舟楫之利”。乃史載合浦境內最早水利工程。又聞,馬援所鑿漕渠,絕非一條。亦可稱支渠四通。後毀於洪水,多不見蹤跡。

西北東南走向,四濟渠沿岸,皆歸水衡都尉領護。疏通南廉水道,行萬石大舡。亦歸水衡都尉所轄。

如前所言,隻需出容渠船閘。流金水路,皆歸水衡都尉。

王駕南巡,除收攏人心,振奮士氣。亦可震懾宵小,威赫百蠻。三足踆烏所過之處。凡有幸一觀,無不震撼。三體船宮,水上巨無霸。蕞爾小國,焉敢輕生忤逆之心。

沿線吏民,亦得心安。

諸多利好,引徼外野民,泛舟北上;周遭山民,順水南下。日積月累,二港大興。

君臣同樂,一醉方休。

翌日,薊王又見(融)漓父,融氏大巫。漓父求築公社,以祀火神。

薊王欣然應允。效仿南廣陽巨馬水岸,北渚司寒館。於九津立司炎館。

九津,古謂日出之地。《呂氏春秋·求人》:“禹東至榑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

此九津,非彼九津。然日出榑木之地,九津青羌之野。炙炎之地也。

薊王遂命水衡都尉,於司炎館周遭,增築榑木城,督造九津港。為四濟渠,市舶要衝。南北珍貨,交彙之地。

周遭百裡,枝津縱橫之地,新設一縣,取名融氏(欽州)。

並請命二宮太皇,封融漓為“融氏君”,又尊“南融君”。因位於九津司炎之地,其父本是融氏大巫。故時人皆稱“祝融夫人”。

薊王聞之,不禁慨歎。融漓亦得真名矣。

融漓此時,亦伴駕船宮。見融氏大巫時,融漓亦陪坐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