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名公之胄(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959 字 3個月前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珠崖洲,朱盧港。

雄踞朱盧水入海口三角洲。朱盧水(南渡江),因朱盧港得名,稍後稱“黎母水”。

與時下長江入海口雷同。朱盧水,水麵寬闊,水量豐沛。再加農耕初立,並未裹挾大量泥沙順下,積成沙洲。無有後世“白沙津”,更無“新埠島”。

河口呈“扇”狀,或稱“鬥”狀。水路開闊,帆檣雲集。

遙見橫海先艂艦隊,護衛三足踆烏船宮抵達。城港萬民空巷,歡聲雷動,遠近可聞。

船宮爵室,三麵清鋼琉璃壁前。薊王手持千裡鏡,俯瞰朱盧新港。規模頗具。功能齊備。

先前,十萬島夷,聞漢廷複立,舉家湧入。港中吏民,聞島夷蜂擁而來,皆驚恐色變。本以為群起來攻,豈料竟舉族來投。問過方知,十萬島夷,皆是前漢時所設珠崖、儋耳等舊郡,向化遺民。代代相傳,皆以漢裔自居。泛舟徐聞,往來互市。因心向大漢,與島夷格格不入,常受化外野人侵襲。

聞漢廷重回,焉能不喜極而泣。扶老攜幼,舉家來頭。

朱盧港長,阮瑀,字元瑜,陳留尉氏人。文思敏捷,懂音律,能鼓琴,被恩師蔡邕稱為“奇才”。

蔡師高徒,名著學壇。薊王豈無耳聞。慮及荒洲,孤懸海外,蠻夷環伺。不比中夏繁華便利。薊王欲留任國中,補長吏之缺。

不料阮瑀,私語恩師。言,不願半道登車,甘願從始而終。於蠻荒之土,督大漢雄城,向化山島野民,乃平生之幸。

薊王欣然應允。

薊諺“萬丈高樓平地起”。又謂“萬事開頭難”。

眾皆以為,阮瑀此行,必然艱難。不料將將下錨,便喜得十萬島夷相助。能聽說漢話,粗通書文。稍加訓練,便可為客庸。日薪二百鈔。慨歎兩漢四百年,四裔向化,漢風長存。更歎因緣際會,天助我也。

朱盧港,橫跨水岸,左民右官。東港為民用,西港為官用。而後,沿兩岸大堤,綿延閭裡,縱橫街衢。其中不乏因地製宜,隨形就勢。置苑囿、高台,橫亙其間。巍峨壯觀,美輪美奐。

隻需物料充足、人手齊備。輔以機關造器,月起千樓,何其易耳。比起洲上遺民,瞠目結舌,如有神助。薊國上下,早習以為常。

循《薊法》,編戶破萬,口破十萬,可為令。

由三百石港長,晉升為比千石港令。阮瑀一展長才,無出意外。

珠崖洲中,諸多前漢舊縣遺址。被開拓船隊,按圖索驥,逐一尋覓。隻需逆進朱盧水。尋枝津故瀆,督造新港,光複舊縣,指日可待。

不急。先把朱盧造畢。固若金湯,足可抵禦。再擴地圩田。光複舊郡。

“臣等,拜見主公。”阮瑀領一眾屬吏,升船入殿。

“諸位免禮,賜座。”薊王冠冕臨朝,必行封賞。

安長禦,座下宣詔:“擢升朱盧(港)長阮瑀,為朱盧(港)令。兼領薊王宮行人,秩比千石,‘銅印黑綬’,另賜薊鈔十萬,蜀錦百匹,四季朝服及驂馬安車一駕。”雖未登黃金台,然畢竟孤懸海外,故薊王酌情另賜。